农村上辈有许多养家绝技活,为什么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只想打工不肯传承

原因是:上辈人的这些养家绝技活,放在他们的那个年代,确实挺实用 。有些手艺人掌握一些秘密技巧都还不肯外传,慌怕别人学会竞争大抢了饭碗,再加上由于那时没有机器设备,纯手工制作,手艺好的人把物件做的非常精致耐用,的确是靠手艺能挣到大钱,富甲一方 。
现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发达,许多几十年前的绝技活靠人工去做,工序多道繁杂、费时耗力,效率太低,相同一样产品,现在用机械操作,省时省力又快又好 。难怪现在的年轻人、对过去那些父辈们留下来的绝技活,渐渐疏远不感兴趣了 。
举个例子:
二十多年前我们村里有个工匠,姓吴,五十多岁,此人聪明绝顶,农村许多绝活儿无师自通 。他特别擅长木匠和篾匠,有人说艺多不养家,而他却靠自己的绝活富甲一方,成为远近闻名受人尊敬的能人 。
老吴在木工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有一帮造屋人马,自己担任掌墨大师傅 。凡是经过他起造画墨的木楼,结构合理,搭配整齐,造型美观,经久耐住 。在当地,谁家要建木楼,首先找他,每年高峰期,在我们本地或方圆百里外的乡镇,都要起造几十栋,供不应求忙的不可开交,靠这手艺,真的很挣钱 。
在没有木工活的淡季,老吴还有其他手艺,他编织用来晒米的篾“晒垫”,由于选材讲究,做工精细,特别耐用,比别人编织的使用寿命要长一两年 。他不仅“晒垫”编织远近闻名,还有如鸟笼、竹床席、竹篮子、草萝等等凡是属于农村人用的篾器,机乎样样精通 。他编织的鸟笼,精美牢固,巧夺天工,人见人爱 。
老吴靠这些绝技养家,在当地成了令人羡慕的能人,生活过得很滋润 。
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老吴已经七十多岁,由于年纪大,对这些绝技活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的两个儿子却不像他那样对木匠、篾匠那么感兴趣,都到外面打工去了 。
有人对他的儿子说:“你老爸一手绝活,靠艺养家,他的这些手艺,你们不学,将来失传了,岂不可惜!”
儿子对说此话的人嗤之以鼻:“失传就失传,当今社会,谁还稀罕这 些落后的东西,我们在外面干几天,够他以前干一个月” 。
【农村上辈有许多养家绝技活,为什么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只想打工不肯传承】老吴儿子话不无道理,事实果真如此 。
现在,谁还在起造木房?农村到处都是一栋栋漂亮的砖房别墅;谁还在用竹子编织的“晒垫”晒米?晒米都晒在干净的水泥院坝上;谁还用竹子编织的草箩?过去的竹草箩是一年一对,现在用铁丝编织的铁箩,用十年都不坏……. 。的确,过去几十年前相当实用的手艺,大浪淘沙,还是被新时代淘汰了 。
总结:
上辈人养家的绝技活不是不好,是很好,但只能起划时代的意义,在快节奏的今天,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效率,机械化的操作方式替代了手工,达到吹糠见米的程度,又快又好又省力 。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宁可打工,也不愿遗传上辈的绝技活,是这些绝技活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了 。
农村上辈有很多养家绝计活,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只想打工不肯传承?
答:的确,上辈人有很多养家绝计活 。如:“老木匠,泥瓦匠,补锅补盆匠,补鞋匠,修自行车师傅,修伞匠,捏泥人匠,等等” 。他们靠着一身的绝技养家糊口 。
1.老木匠 。在过去,木匠地位非常高,因为木匠要学成手艺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那时不论是盖房子,还是造家具,都是需要木匠来完成的,甚至连人过世用的棺材都需要木匠来做,那时木匠很吃香 。
2.泥瓦匠 。那时农村盖房需要泥和砖瓦木料,就需要有懂技术的泥瓦匠来主持着盖房,他们懂盖房需要多少料,怎么盖,他们懂盖房技术,所以谁家盖房都要请泥瓦匠的,并且给的工资还多 。
3.补锅匠 。那时人们常用的锅是铸铁打造的,而这种铸铁不很耐用,烧的时间久了,锅上就容易穿孔,漏水 。那时买一口新锅花钱会多,不如找补锅匠来扑一下,比买口新锅还是划算,所以锅漏了都是要补锅匠来补一补的 。还有补盆的,那时都是用的搪瓷盆,容易摔坏,有个裂缝什么的,就找补盆的给补上,凑合着用 。
4.补鞋匠 。那时人们很少买鞋穿,都是自己做鞋穿,鞋破了补一补,不会扔的 。那时在街头巷尾,经常看到补鞋匠的,他们风雨无阻,尤其是冬天,寒风凛冽,不论多冷,都坚守岗位 。
5.修自行车的 。那时人们没有钱,连自行车都少,后来多了,车子坏了,没气了,扎带了,就必须找修车师傅给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