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甩卖”到年销售额几百万不等。 甘肃“首富村”开了几十家网店

20年前,世代种植百合的袁家湾村民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
张伯家的百合迎来了大丰收,可是他怎么都开心不起来,按照市场价,六年前辛苦种下的百合,卖价不过几毛钱一斤,跟土豆差不多 。仓库里的上万斤百合,再卖不出去的话,只能喂猪了 。
几年前还卖十几元一斤的百合,由于大量种植,市场供过于求,又缺少销路,这个兰州“首富村”,面临最冷秋天 。

从“大甩卖”到年销售额几百万不等。 甘肃“首富村”开了几十家网店

文章插图
时年40岁的高作旺,临危受命,坐上了村支书的位置,在村民们看来,这个南下学过经商,又痴迷于种百合的人,会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
如今20年过去,当年的“贱卖”已经不复存在,百合的收购价又恢复到十几块一斤 。高作旺也已经60了,今年他刚从村支书位置退下来,人却依然每天往工厂跑,为百合天猫店出谋划策 。
进入10月,村民又到了一年最忙碌的时节——百合成熟了 。加上双11即将到来,村民都在忙着加工百合,为双11备货 。
“小北京”袁家湾
高作旺年轻时,在袁家湾村委会做过几年文书工作 。35岁那年,他决定下海,南下广州学习开工厂,回家后办了村里第一座百合加工厂 。他没什么别的爱好,独独喜欢埋头种百合,钻研百合的各种加工方法 。
袁家湾村在兰州市南郊,离市中心15公里 。村民世代种百合,百合可以做药,也能和西芹、腰果搭配,做成美味佳肴,经济价值颇高 。
到高作旺这一代,已经是百合种植栽培技艺的非遗第4代传承人 。世人一般人只知道百合花,却不知道花底的根茎,由数十瓣鳞片相叠合抱而成——故有“百片合成”之说 。在国内,百合有几十个品种 。兰州因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是优质百合的温床,品种偏甜 。

从“大甩卖”到年销售额几百万不等。 甘肃“首富村”开了几十家网店

文章插图
高作旺还记得,小时候,太爷爷用骡子把百合拉到市里零卖,换回银元和日用品 。那时候百合大多被当作药,偶尔出现在餐厅用来炒芹菜,“一盘菜还挺贵,吃得起的人很少” 。
百合的收购价一直不低,改革开放前,一斤就能卖到3-4毛钱 。八九十年代,价格逐渐涨到十几元 。
那些年,袁家湾的小平房基本都被推倒了,竖起了一幢幢二层以上的楼房 。靠种百合,袁家湾在那一片名气响当当,人称“小北京”,“村里的青年娶媳妇,也比其他村子容易很多 。”
百合带来的巨大诱惑,让村民纷纷加码加注 。“原来种其它粮食的,全改种百合 。原来种百合的,全都在扩大种植面积 。”连带着其他村子,也开始大面积种植百合 。
但问题也很快凸显 。2002年,村领导换届那会儿,百合的市场价,跌到了史上最低 。
原来,百合的生长周期大多是6年,第一次移栽后,要等到第6年才能成熟 。这里埋着一个隐患,百合的种植成本不低,若是卖不了好价钱,村民得不偿失 。
一窝蜂种百合的村民,在2001、2002年集体迎来了大丰收,家家户户都囤了大几千斤,不少人的仓库里,堆了上万斤 。
以往兰州百合在菜市场里,都是和高端蔬菜摆在一起的,海鲜市场也很常见,零售价格不低,一般家庭是吃不起的 。加上那时候互联网、物流都不发达,生鲜百合的销路远不如现在广 。

从“大甩卖”到年销售额几百万不等。 甘肃“首富村”开了几十家网店

文章插图
村民们都没想到,在经历了漫长的付出和等待后,百合供过于求了 。
百合价格遭遇滑铁卢,从十几元,跌到了七八毛钱 。村民家里堆的上万斤百合,总共只能卖个几千元 。
等了6年的村民,集体慌了 。卖不出去的百合,几百、上千斤全拿去喂了猪 。有的村民拉着库存,每天跑到兰州的菜市场,低价贱卖,但收益甚微 。
村委会被来诉苦的村民堵满了,很多人要撂挑子,“再也不种百合了 。”价格跌到谷底,拽走了村民的全部信心 。“都说还不如种粮食,能卖也能吃 。”不少村民干脆出走打工 。
于是,换届选举的时候 。高作旺这位在村委待过,又有百合种植、生产加工经验的人,临危受命,回来担任党支部书记 。
对高作旺来说,种百合即是乐趣,也是一种责任感 。“祖祖辈辈都在种百合,不想在我这辈断了 。”
百合书记
摆在高作旺面前的问题很棘手,百合是村民最大的经济来源 。原来每年收入几万元的村民,现在只有几千元,“换谁谁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