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融资余额多好还是少好 融资余额多好还是少好

融资余额多好还是少好?股票融资余额多好还是少好,发迹号带你了解相关信息 。

股票融资余额多好还是少好 融资余额多好还是少好

文章插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兔赛跑(ID:sv_race),作者:Eric,编辑:梓,原文标题:《创始人C轮融资自降估值,知道原因后员工们惊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如果你是名创业者,在融资时想拿多少钱?
大部分人的想法应该是:不就像韩信点兵一样,多多益善嘛 。这样手中既有更丰富的粮草,而且还被资本市场看好,一举两得 。
不过,有一家公司却反其道而行 。低代码应用公司Retool在最近的C轮融资中,自降估值 。其创始人David Hsu说:筹集尽可能少的资金,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
这路子够野,一般人玩不起 。
一、Retool的“套路”
2017年,Retool在Y Combinator诞生 。它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工具开发平台,让他们能够使用有限的编程语言,构建自定义业务工具 。
在只有四名员工的情况下,Retool当年营收就达到了数百万美元,然后开启一系列融资:
2019年,Retool筹集了第一笔资金 。然后在2020年初,进行了由红杉牵头的2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当年10月,又火速进行了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
Hsu说,Retool几乎没有动过这笔钱 。笔者认为,Hsu这是在“凡尔赛”——自己收入足够,融的钱用不着 。
目前,它的总部位于旧金山,拥有130名员工,收入在数千万美元,现金流为正,客户包括Coinbase、NBC、Peloton、Volvo等等 。
股票融资余额多好还是少好 融资余额多好还是少好

文章插图
David Hsu
按照正常趋势,随着公司的成长以及估值的增加,融资规模应该是越来越大 。然而,在前不久的C轮融资中,Retool却违背了这套惯有的资本模式 。
它先是求助了最早的一群个人投资者——Color Genomics联合创始人Elad Gil、Stripe联合创始人Collison和John,以及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 。
Retool的新估值定为1.9亿美元 。虽说是之前的两倍,但仍低于市场预期 。融资规模只有2000万美元,比A轮和B轮的都要少 。
很多人不太理解这套打法,哪有人不喜欢钱呢?
在Hsu看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估值和筹集资金,看起来不错,而且媒体也喜欢用高估值的大型融资来吸引眼球,但这也伤害了团队:
过早达到峰值估值,会导致员工的收益大幅下降 。
Hsu在意的是,高估值和巨额融资会给员工带来损失 。
比如,他发现在估值达到50亿美元或100亿美元后的几周内,加入科技公司的员工所面临的财务收益,远低于前几周加入的员工 。
更具体来说,他们要花更多的钱,购买几周前本能够以更低价格获得的股票 。
有大量的案例来说明他的这一观点 。比如Uber和Coinbase,虽然他们的IPO市值相似,但员工的财务结果却完全不同 。
Hsu表示,在应聘某些员工时,他们担心公司估值已经过高,自己错失了收益最大化的机会 。Hsu认为,团队是Retool一路走下来的重要推动力,自己有责任让团队获得一个很好的股票购买价格 。
于是,Hsu自己研究出一种独特的融资模式,即每6到9个月采用一种小规模、逐步融资的模式 。这样计算下来,典型的工程师在行使股票期权时可以节省 100万美元,高管们最多可以节省1000万美元 。
总地来说,对于初创企业的融资,Hsu有三个观点:
以正确的估值,而不是最高估值筹资;筹集尽可能少的资金来实现目标;团队跟投资者的重要性是同等的 。
Hsu表示,很乐意将自己的公司,作为这套融资模式的实验地 。他也很希望看到,更多的初创公司能效仿自己 。虽然他知道,说服别人这样做需要一段时间,但会尽力而为 。
二、融资的好处
许多Retool的投资者们,对于Hsu的融资模式持支持态度 。前GitHub CEO Nat Friedman说;“我认为获取最优秀的人才并补偿他们,符合公司利益 。”
还有投资者表示,新的融资模式可以帮助公司在支出上保持自律,并能在人才争夺战占据上风 。
不过,也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 。
Slack的创始人Stewart Butterfield认为,最好在资金便宜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筹集资金 。
还有一些风险投资家指出,如果眼下充裕的资本市场发生变化,那么进行小额融资并寄希望于快速跟进,可能会带来风险 。
红杉资本的合伙人Bryan Schreier也说:“不是每个公司都可以采用这种策略 。”
笔者也认为,Retool的这套融资模式,不是每个初创公司都能效仿的 。事实上,融资活动中没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全凭创业者审时度势,择优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