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解释人为什么自私

“人是自私的”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假定 。在这里 , “人”指的是经济学所研究的 , 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 , 包括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体的人” , 也包括参与经济活动的“特定人群的组合” 。“自私”的意思是指 , 在经济活动中 , 人的目标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应该指出的是 , 这里所论述的“自私”和“利他”并不是矛盾的 , 但是“利他”并不是目的 , 也是为了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一种选择 , 比如捐献、施舍等 。
关于人性的行为经济学思考:人是自私的吗按照经济理论来说 , 人只有是自私的 , 那么经济学的一切才能成立 , 如果人都是无私的 , 那么经济学的很多理论都不成立 。当价格作为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唯一标准时 , 人如果不自私 , 那价格这个尺度将不起作用 。下面人的观点我部分赞同 。但是人性本就是自私的 , 这个自私就是生存 , 一切都是根源于生存才有了后世的发展 , 如果人不自私 , 那么你还有必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吗?如果你衣食无忧的话 , 你还要多赚钱吗?生存更好的生存 , 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 。至于理智的看法 , 理智的人起码知道节制和适度 ,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人在经济学意义上是自私的亚当斯密认为经济人在经济学意义上是自私的(F) 。
1.首先 , 亚当·斯密认为“自私会促进社会” 。我个人觉得表达的并不准确 。概括的这一句应该是出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 斯密指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倾向于追求他们自身的个人利益 。其大意就说:在经济活动中 , 每个个体所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有趋利性 , 也就是说有利己性 。每个人都想要获得利益 , 在简单地买卖双方 , 由于双方都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 最后能达到一个利益的和谐状态 , 所以基于这样的前提 , 斯密认为政府的干预是不必要的 , 是多余的 , 经济活动只需要靠市场机制自身来调节即可 。以上所说“自私会促进社会”的最根本最基础的意思 , 即每个人的利己性经济行为 , 会形成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 。
2.其次 ,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作为亚当.斯密的最重要的两本著作 , 不能简单地划分成是其前期思想和后期思想 。《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早出版17年 , 但在作者有生之年 , 《道德情操论》一共出版了6次 , 最后一次是作者去世的那一年 。所以 , 这两本书在作者的思想集萃中 , 是相辅相成的 , 交融贯通 , 没有前后之分 。
3. 在《道德情操论》中 , 作者是怎么样看待自私?作者认为:同情可以战胜自私 。即我们在看到不幸的人的时候 , 我们会把自己设身处地得换位思考 , 想象到对方的不幸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 , 那会是怎么样 , 于是“同情”就产生了 。我们的道德力量制定了各种行为准则来限制我们的自私行为 , 这些准则可以看做是神的命令和规则 。如果我们违反了上帝的规则 , 我们将会受到惩罚——受到内心耻辱和自我谴责的折磨 。如果我们遵守上帝的意愿 , 我们就可以得到奖赏——享受宁静、满足和踌躇满志 。
4. 《道德情操论》讨论的是道德力量 , 它约束人们的自私 , 并把他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可以运转的社会 。而作者在《国富论》中假设了存在一个公平的社会 , 并标明在这个社会中的个人是怎样受到经济力量的引导和制约的 。
综上:作者认为自私是存在于每个人的人性中的 , 不管在经济活动领域中还是在人们生活的其他领域都无法避免 。我们可以根据人性的自私来发现某些经济的规律 , 同时作者也指出我们可以用道德的力量来约束人性中的自私 , 在道德的力量无法约束自私的时候 , 我们需要政府建立一个公正的司法体系继续约束人性的自私 。
5. 补充:目前很多人对亚当·斯密的了解都仅仅停留在:斯密不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其实斯密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放任自由无政府主义者 。他承认政府的作用有限 , 但在某些方面是必须 。他总结了政府的三大功能:1.保护社会免遭外国的入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