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 )


在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时,还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分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学习,这样会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间题的不同途径,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操作 。
二、通过合作学习,发挥群体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中加强合作学习方式的指导与训练,对于从小培养学生会探究、会合作、会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况且作为数学知识方法,思想是人们认识其他科学的思维基础,成为人类思维的力量,数学学习需要从小学会合作 。例如在五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的《组合图形》一课中,我在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好学具,即: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长四边形等各种图形,在进行新课时让小组合作摆拼图形,看看哪组摆拼的图形最多,顷刻之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只见同学们纷纷动起手来,不一会儿每个小组都摆出了两、三个不同的组合图形 。其实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地品味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 。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其他同学交流,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又能让好学生交流不同的学习方法,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群体优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三、操作要有明确的要求
小学生注意力往往明显地带着无意性和情绪性,操作时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 。因此,操作前教师应该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按教学目的精心地组织儿童进行操作,使他们的操作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从而提高动手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在三年级数学(人教版)的《几分之一》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动手找出自己手中图形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在学生动手之前我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找出几分之一的,接着再展示给全班,由于提出的目的很明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并未出现问题,而且整堂课也进行得很顺利 。由此可见,在活动前提出明确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
四、操作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学生的思考,动手操作都需要时间,但有的老师提出问题后,便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动手操作,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使学生不能从操作中总结知识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去动手动脑,主动探索,教师则起组织,引导和点拨,鼓励的作用 。
五、操作要把握好教学契机
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强加给学生的操作活动是徒劳的,学生自发的操作活动才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操作活动必须建立在适宜的操作时机基础之上 。从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组织学生操作活动也要把握好最佳时机 。操作活动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前进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中进行,目的是验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当然,操作活动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后进行,目的是巩固加深,甚至是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 。
六、操作要把思维活动过程与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手和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手使得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 。在动手操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性表达,使动手、动脑、动口构成相辅相成的交互作用过程,使操作、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有效地推动智力活动的内化过程 。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学生用纸折角,用尖尖的地方刺手心,用硬纸条做活动的角,用铁丝、小木条围成长方形框架,让学生用他们的小手去触摸、感知,加深理解,建立丰富的表象,提高空间的想象力 。比如用两个圆圈和3根等长的铁丝制成框架式的形体,展开后经过观察与讨论,学生思路打开,想象丰富 。他们把这个框架式的形体既可看作有底无盖的油桶,又可看作有底无盖的水桶,还可以看作无底无盖的烟囱,还可以看作是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充分的拓展,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
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尽可能地安排一些学具的操作,尽可能地多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亲身体验,理解新知识,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