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 )


1、讲清目的,激发兴趣
人和其他动物相比,最明显的特征一个是脑发达,一个是手灵巧,其他的器官其实大多是不如动物的 。所以动手能力是人一生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在家庭中,孩子在经济独立之前一定要先生活自理 。剥夺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权利,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都是不利的 。可以一点一点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先从洗衣叠被开始,再学其他的东西 。
动手劳动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它会让孩子感到疲乏和劳累 。但是劳动也是会有收获的,当孩子看到自己创造出这么多劳动成果的时候,就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 。而这种满足会推动孩子进一步喜欢劳动,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习惯 。
2、具体指导,技能训练
家长们应该认识到一种新的动手能力都是需要一些原有动作为基础的 。比如说打字的第一次练习,如果当初学过钢琴之类的,其中所包含的按键动作就会对打字有所帮助 。所以,孩子从小就培养各种动手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大有好处 。
有的时候你还会发现,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到某一阶段可能就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继续的鼓励孩子,不要放弃,要一直坚持下去 。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出现质的飞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 。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一定要持之以恒,要让孩子顺其自然的通过高原期,由技能转变成技巧,熟练掌握 。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家长们必须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有机会参加各种活动,促使他们能力结果的合理发展 。
孩子教育的注意事项
1、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
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这非常重要 。当然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但这并不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
2、最适合培养幼儿的方式是“游戏”
说教的方法不适宜培养孩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是“游戏” 。孩子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商量 。
3、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
可以适时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课程 。孩子回到家还会向家长宣传,如果看到家长乱扔垃圾,就会告诉他们这是不对的,垃圾要分类 。连很多家长都说,垃圾分类的游戏让他们很受益,以前他们都不懂得垃圾还要分类,以及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还有“关爱他人”的教育,组织孩子们到敬老院、开智学校慰问、表演木偶戏,使孩子从小懂得同情和关怀弱者 。
4、关注孩子的发展潜力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应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什么样的孩子才有发展潜力?热情大方,会关心同伴,这样的孩子人缘更好,以后也会有更多锻炼的机会;同时,这样的孩子求知欲强,思维很活跃,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好 。幼儿教育就是在潜移默化中造就孩子健全美好的心灵,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
幼儿教育就是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卫生习惯 。孩子的潜力非常大 。小班的孩子经常玩交通安全的游戏,已经懂得走人行道要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交通规则 。
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一、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小学生以具体思维为主,因而在认识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得出的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在生活中运用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 。很多数学知识,特别是低年级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操作后理解和掌握的,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实践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利用学具在小组内探索长、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1、用“折一折”的方法;2、用软尺量的方法;3、用铅笔比的方法;4、用毛线量的方法;5、用三角尺量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群体探索,使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遇到问题互相讨论,使课堂便得轻松活泼、丰富多样 。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的心智才能得到开发 。只有让学生有时间,有条件去接触,参加实践,才能锻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发现规律,总结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