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二 )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 , 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 , 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 , 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
扩展资料中秋节是中国的民俗 。
中秋节 ,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 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 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 , 故名 ,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
中秋节在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秋节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的风俗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习俗一:赏月
来源于祭月 , 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 , 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 , 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 , 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 , 正式定为中秋节 。
习俗二:吃月饼
习俗三:祭月
习俗四: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 , 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 , 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 , 挂于家屋高处 , 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 , 高可数丈 , 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 , 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 , 灯笼两个 , 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
习俗五: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 , 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 , 夜潮留向月中看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在古代 , 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 , 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 , 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 , 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 , 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
习俗六:玩儿兔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 , 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 。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 。头上竖两只长耳朵 , 嘴是三瓣的兔子嘴 , 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 。现在寻常市面上已见不到兔儿爷的踪影 , 只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 , 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 。年轻人对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来就津津乐道 。
习俗七: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 , 人们衣着华美 , 三五结伴 , 或游街市 , 或乏舟秦淮河 , 或登楼观赏月华 , 谈笑风生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 , 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 , 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 , 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 。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 , 要去游夫子庙 , 随后再跨过一座桥 , 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
习俗八:玩花灯
每逢中秋之夜 , 人们仰望著明月 , 闻着阵阵桂香 , 遥想吴刚砍桂 , 喝一杯桂花蜜酒 , 欢庆合家甜甜蜜蜜 , 欢聚一堂 , 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 , 而且还有食用价值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 , 而且还有食用价值 。屈原的《九歌》中 , 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 。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 , 已是相当久远了 。但到了现在 , 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
关于过中秋节的意义
1、团圆
身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节日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 , 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 , 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 , 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 ,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 。花好月圆之夜 , 就是骨肉团圆之时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 , 白天奔波忙碌 , 倒还能冲淡离愁 , 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 , 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 , 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 , 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 , 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 , 因此 , 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 , 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