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兆有哪些

地震前有水异常、生物异常、气象异常、地动异常、地气异常等预兆 。
具体如下:
1、水异常:水异常包括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
2、生物异常: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的反应 。
3、气象异常:地震前气象会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等 。
4、地动异常:地震前地面会出现晃动 。
5、地气异常: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会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
地震的前兆有哪些【地震预兆有哪些】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地震的前兆有哪些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地震前兆是什么
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我们称之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 。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震活动异常、地震波速度变化、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异常、动物异常、地声、地光、地温异常等等 。当然,上述这些异常变化都是很复杂的,往往并不一定是由地震引起的 。例如地下水位的升降就与降雨、干旱、人为抽水和灌溉有关 。再如动物异常往往与天气变化、饲养条件的改变、生存条件的变化以及动物本身的生理状态变化等等有关 。因此,我们必须在首先识别出这些变化原因的基础上,再来考虑是否与地震有关 。
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 。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
其中动物异常是震前征兆的普遍现象,由于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敏感程度的差异,所反映的异常状态和特征也不一样 。如隆冬季节数百条毒蛇出“洞”或“自寻短见”,成千上万只青蛙携幼搬迁,离开震中数百米等 。由于地震宏观前兆的特征突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相对易于发现,因此是在大地震群测群防中最适合普及的方法 。
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
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 。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 。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
形成及主要特征
若用传统连续介质观念,将地壳岩石层作为整块固体来处理,则必然得出结论:任何前兆只有当应力接近屈服应力时才会出现,然而,长久以来,以此观念为基础的观测得到"清楚的、确定的、有物理机制的前兆很少",这是由于对地壳岩石层认识的误解和观测方法不合适而造成的 。只有将地壳岩石层作为离散态颗粒体系,才可获得对地震前兆及其探测 的正确认识 。
地震发生前,必然有能量积累过程 。岩石层块受到推压作用达到可克服摩擦力和边界断层泥阻力时,会发生滞滑移动,挤压断层泥,又推动下一岩石层块运动,就这样渐次使其他岩石层块发生移动 。这种作用和移动在地层中一定以力链形式传递 。随着力链涉及的岩石层块增多,所受到的摩擦力和阻力也不断增大,也可能力链后端遇到大岩石层块或非活动断层,导致某些力链会积累很大作用力,其薄弱处则可能发生地震 。因此,地震前兆的基本特征是能量积累过程的岩石层块滞滑移动和力链传播,以及地震将要发生时震源附近地层中作用力的持续增大,这些地震前兆信息是可以观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