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历史上有什么传说

肇东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在很早以前 , 有一个拉骆驼的南方人走到这里 , 他走南闯北 , 独具慧眼 , 认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 。于是每到夏季 , 他都带上行李和吃粮来这里寻宝 。有一天 , 他发现一棵很大的草 , 根部有锄杆那么粗 , 于是将其当作宝物带走了 。消息传开后 , 周围的人都闻讯而来 , 但是谁也没有挖到大草 , 而只挖到一些细小的草 。因为这些小草根部味道甘甜 , 故得名为甜甘草 , 于是人们将此地称之为甜草岗 , 也就是肇东 。
肇东开发于辽、金时代 , 始建于1735年 。清代 , 系郭尔罗斯后旗游牧地 。清光绪年间出放蒙荒 , 垦民渐稠 。1906年2月1日 , 黑龙江将军奏准 , 设置肇州厅的同时 , 于昌五城设肇东分防经历 。翌年委任官员 , 至1908年肇东分防经历正式到任 。
故乡小城安达若是一座城市也有身世和经历可言 , 那么在我看来 , 家乡小城安达便在出身与履历的反差中让人唏嘘 。好在她最近终于又回复了曾经向荣的面貌 , 历久弥新 。
1979年12月14日 , 安达特区改名大庆市 , 由黑龙江省直辖 , 这标志着在安达境内发现的大庆油田像已经被哺育得羽翼渐丰之孩童被断然抱走一样悲戚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作为全国继深圳之后第二个步入小康的城市 , 大庆因为地下蕴藏的黑色金子富甲一方 , 而重新成为县级市的安达古道西风瘦马 , 仍然在贫瘠的生活中飘摇 。由于面积和人口的急剧缩小 , 至今仍没有逃脱被同等规模之绥化吞并的命运 。
“三肇加安达 , 满口大黄牙 。”被三个姓肇的家伙包围 , 一衣带水的安达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肇州是历史悠久的治所 , 肇源是鱼米之乡 , 肇东比邻省会哈尔滨 , 区域内强敌环伺 , 但是安达自有其优势 , 作为中东铁路上的重要站点 , 安达的近代史要比周遭的小县多上好几个章回 。
“填不满的安达站 , 拉不完的拜泉县 。”在成为滨洲线重要节点之前的千余年 , 这里是一片丰盈的水草地 。传说蒙王杜尔伯特常在此巡游 , 他或许在此与某位王公义结金兰也未可知 , 因为安达这个名字在蒙古语里是“兄弟”的意思 , 后来成为火车小站之后 , 大家又联想着这个名字有“安全到达”的含义 , 那便是蒙汉一家亲的冥冥缘分了 。而谜底打一城市的灯谜“一路坦途” , 大家通常会猜出是另一座知名城市旅顺 , 基本上没人垂青这座松嫩平原腹地的小城了 。小城小众 , 终究是小地方 , 但是在这青史无多的关外已经算作不俗的身家了 。
贵族狩猎地 , 绥满名驿都 。富饶的安达小城是满蒙草原上的一颗明珠 , 在怀抱之中孕育了新中国最大的油田 , 再悄然退到幕后 。这份落寞无人知晓 。在安达办学了四十二年的大庆石油学院(今名东北石油大学)2002年新学年开始搬迁到萨尔图区(今大庆市政府所在地 , 原来安达的一个公社)东风新村之后 , 安达与大庆再无瓜葛 。连同那些“安达归大庆”的传说一起 , 所有与油城破镜重圆的梦想都破灭了 。一路之隔 , 同职称乡村教师的工资会有七八倍的差距 , 那些持续数十年的不平衡大家再也不愿提起 。
我在1992年入学 , 到1995年高中毕业 , 在小城度过了金色的高中时代 。记得刚入学的时候 , 大街小巷的音响里此起彼伏的播放着郑智化的《水手》 , 动感十足的旋律和铿锵的歌词让懵懂少年踌躇满志 。安达只有一条还算繁华的主街 , 也就是牛街的前身正阳街 , 上面慢吞吞的奔跑着全市唯一的公交1路线车 。阳光灿烂 , 青春正好 , 几乎每周在高中忙碌的学业之中 , 都要到大街上转转 。先远奔到铁路街往回走 , 在安虹桥上眺望铁西和天泉 , 在二道街的市场以批发价购买“三鲜伊面” , 再到三道街的第一百货商店和他对面的新华书店 , 之后便是最繁华的第二百货商店和人声嘈杂的百花园市场了 , 六道街农贸市场 , 高中比邻的教师进修校和对面的市医院 , 十道街的石油学院 , 二公里半……而赶上到大庆新华书店的周末 , 仅仅五毛钱的车票好多人还是要逃 , 那是一种从众的心理 , 吹着口哨 , 爬上火车 , 像极了那个年代流行的古惑仔 , 而这种市郊线没有寻常座椅 , 一般都是两边靠窗的长凳 , 中间端坐着一排排带着草帽腿上搭着扁担 , 身边一左一右放着两筐黄瓜土豆茄子豆角的菜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