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著名导演斯皮尔博格执导的二战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好评如潮 。开篇讲述盟军登陆诺曼底时,美国士兵詹·瑞恩的三个兄弟全部阵亡,将军派出八名战士寻找瑞恩并将他送回母亲身边,战士们找到他后,随即与德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八名战士最后全部牺牲 。
该片带来了逼真的视觉冲击 。同时它引发了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用八个人的生命换一个人的生命,到底值不值得?
这个问题在八个人开始寻找瑞恩时就讨论过,瑞恩是死是活尚且不知 。而寻找一个士兵如同大海捞针 。况且八个人也都有母亲,只为了安慰一个母亲,做如此大的牺牲 。从人道主意或数学比较大小上看,8>1,这当然不值了!既然不值,他们为什么还做呢?而且是那么毅然决然呢!
“活下去,回家”这句话也暗暗透露着米勒对战争的反感,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正是本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大段血腥的镜头下,观众从心而发地感受到了战争就是地狱 。
接下来,六名战士好不容易找到了幸存的瑞恩,他们的任务总算快完成了,可是瑞恩却因要参加一场重要战役而拒绝回国 。米勒上尉再一次面对选择,如果现在放弃,不管瑞恩,他们也算完成了任务,可这又算什么?难道之前两位同胞战友就白牺牲了吗?决不能留有遗憾!战士们重回到战场 。兄弟间的心紧紧相连 。他们为了让更多的人自由,能回家,战士们艰守阵地 。战友情、兄弟情在本片中又是一个亮点 。
最后牺牲的米勒上尉临死前嘱托瑞恩:Earnit中文译成:“别辜负”,也可以理解为“好好的活着”或者“值得” 。我个人理解为“值得” 。它为本片起了悲壮的一笔 。为了让这一行动“值得”,瑞恩必须要好好的活着,必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米勒以此告慰战死兄弟们的在天之灵,也是对自己说,“这一切都值得!”
八个人的生命换来一个大兵生命,这只有在战争中才会出现的局面吧?是战争把人们推到一个圈中,圈中的生命的价值在改变 。
或许一文不值,可任意践踏,记得在抢滩登陆时,前排的士兵被枪扫射,一排排倒下去;
或许生命是惨不忍睹,苟延残喘的,忘不了那些断足断臂的伤兵、那些向外蛹动的内脏,士兵们那绝望的神情;
或许生命是捡来,是幸运女神主宰着生命 。枪打在士兵的头盔上,幸运的士兵欣喜地拿下救它命的头盔欣赏 。
或许生命是换来的,正如本片所讲述的故事……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3篇《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1
我在《新概念作文》中的《上发条的心》一文中获得情报,有一部战争片叫:《拯救大兵瑞恩》 。出于对战争的好奇,我便寻着了这部电影 。简介上说去执行救援任务的只是一只仅有8名人员的小分队,并且最后全军覆没 。我满心欢喜,心想可以看到一副如《狼牙山五壮士》或《亮剑》一样的剧情了,立马开始观看 。这几部篇子使我对战争片充满了好感 。让我期待第三次世界大战,幻想着自己勇敢无畏地冲上战场 。
影片刚开始的是诺曼底登陆 。登陆在诺曼底的美国大兵们对作战显得格外恐惧,不像《亮剑》里表现得狂热不怕死 。人们在胸口画着十字架,嘴里乞求着上帝的保佑,然后被撕裂了腿,打穿了肚子,肠子流的满地是,口中大叫妈妈或是哼都没哼一声就倒地了,身首异处 。在看着战友们被子弹打飞了半个脑袋,撕裂了一只胳膊的情况下,不少士兵精神失常,软弱地躺在死人堆里不能继续作战,而没有因此大发脾气,冲上去嚷嚷着要报仇 。
在之后那个小分队协助另外一个分队把守桥梁,敌军的坦克来临前,所有的战士都深深地感到了恐惧,迫使自己跟战友说一些美好的事,勉强地笑着,等待着死亡 。机枪手们弹药在作战过程中没了弹药,补送弹药的战士被朋友们给炮弹炸得灰飞烟灭而吓得瘫倒在路上,毫无行动力 。导致那些可怜的机枪手在于敌肉搏时硬生生地,缓慢地给一把匕首插进了心脏,配音让你听到一丝丝肌肉紧绷,被戳穿的吱吱嘎嘎的声响,使人胸口冰凉,好似真有把匕首正在穿破你的心脏,你正在感受漫长的恐惧,走向死亡 。而他的老娘,正在拼命地祈祷,希望自己的儿子没事,可以安全的退役回乡 。在这样的屠宰场,死,只是迟早的事,而又要亲眼目睹身边的一个个人不见了、消失了,来增添自己心中的死亡气氛,在恐惧中紧张痛苦地死去 。还会让你的家人们也分享到许多不安 。被自己杀死的人们,亦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