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吴不懂大战略关羽在荆州北伐,东吴在合肥北伐,双线作战,不是很好吗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段时期,南方孙刘联盟与北方曹魏的对抗是这个时代的主基调 。在面对实力远强于孙刘的曹魏时,关羽在荆州打出了威震华夏的襄樊之战,而吴国却没有把握住机会北伐,甚至在战后背弃盟约突袭关羽,东吴这是不懂大战略的表现吗?笔者认为不是,东吴没有配合关羽北伐甚至后来的白衣渡江夺取荆州,正是东吴大战略的体现 。
在关羽北伐之前,东吴已经在合肥和曹操死磕了八年了,从赤壁之战后的建安十四年(209)到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操针对孙刘同盟的大部分军事压力都是东吴抗下来的 。这八年里孙权组织了三次北伐,曹操也两次南征东吴,五次大规模作战东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什么也没收获 。而此时的刘备却在荆州、益州大肆扩张,还拒绝了孙权归还荆州的要求,惹得孙权大怒,直接发兵打下荆南四郡 。所以在孙权眼中,吴国在孙刘联盟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刘备却从一个到处流浪的落魄势力头子,成了跨州连郡的大势力 。这让孙权对蜀汉势力非常不满,孙权对蜀汉也谈不上什么信任 。

为什么东吴不懂大战略关羽在荆州北伐,东吴在合肥北伐,双线作战,不是很好吗

文章插图
另一点是,东吴在北伐的战争中,已经被曹操军打出阴影了,三次北伐都是以惨败告终 。尤其是第三次北伐的建安二十年(215)逍遥津之战,东吴为了这次作战几乎倾巢而出,而张辽仅仅依靠八百将士,就把孙权亲率的十万大军,杀得丢盔弃甲,大将凌统、甘宁仓皇逃跑,还差点活捉孙权,江东小孩听了张辽的名字都吓得不敢哭 。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趁势发兵攻打东吴,东吴凭借长江天险防守了下来,战后东吴马上就派人去向曹操求和了 。所以在建安二十四年(219)东吴没有配合关羽北伐,一方面不想为蜀汉分担压力,另一方面是实力尚未恢复 。
为什么东吴不懂大战略关羽在荆州北伐,东吴在合肥北伐,双线作战,不是很好吗

文章插图
而且东吴和蜀汉、曹魏不同,蜀、魏两国的战略都是致力于统一中国 。而东吴则不一样,他的大战略是保卫江东,伺机出兵中原 。这就决定了蜀汉、曹魏两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东吴则可以在两边摇摆,历史上东吴也确实如此 。
所以对东吴来说,在能保住江东的前提之下,北伐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可如果江东受到威胁,战略重心就必须转到保卫江东上来 。之前和曹操的多次交手已经证明曹操军不善水性,无力征服江东 。而刘备不同,建安二十四年(219)的刘备可以说是三国的主角,这一年他征服汉中并自立为汉中王 。关羽也在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逼得曹操一度要迁都,此时刘备对东吴的威胁已经比曹操更大了 。刘备威胁的是东吴的江东根基,刘备的荆州军团和东吴军一样熟悉水性,而且刘备军在长江上游,一旦刘备有心对付东吴,那东吴根本难以抵挡 。
为什么东吴不懂大战略关羽在荆州北伐,东吴在合肥北伐,双线作战,不是很好吗

文章插图
所以站在我们现在的角度看,东吴似乎不懂大战略,白白浪费了时机,可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东吴知道自己陆军不是曹军的对手,北伐无望;另一方面,一直以来就不信任的盟友,在短短几年迅速崛起,成为自己最大的威胁 。这个时候不配合关羽北伐,而是调转矛头突袭荆州,这才是符合东吴大战略的做法 。
还是让三国的东吴大都督吕蒙来回答——作为攻打关羽的主帅,没有人比吕蒙更有资格回答:
首先原因和刘备借荆州没有任何关系,原因刘备借荆州问题已经在215年刘备和孙权的湘水为界的约定中解决了——刘备用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交换了孙权借给的江陵、南郡和长沙部分 。刘备不再拖欠孙权 。
为什么东吴不懂大战略关羽在荆州北伐,东吴在合肥北伐,双线作战,不是很好吗

文章插图
东吴为什么要攻打江陵
吕蒙给出了两个理由:
1、江陵居国上流 。吕布提出了占据江陵进行防守策略:
“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於操,何赖於羽?”
潘璋防守白帝城、吕蒙据守江陵、蒋钦率领一万水军沿江上下巡逻,这就是吕布的东吴防守策略 。如此一来,长江水系被东吴控制,曹操想渡江攻打是不可能的,而东吴也不需要关羽提供上流安全保障 。
2、刘备、关羽君臣都是毫无诚信的反叛小人,不会真心为东吴防守上流 。现在关羽之所以没有攻打东吴,不过是因为孙权、吕蒙等人还没死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