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七 )


文化苦旅读后感12《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我认为这一篇极其经典 。
我并没有去过莫高窟,以前是很想去的,滚滚黄沙,大漠孤烟,却有敦煌壁画,亦真亦幻 。可现在我真的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那里 。我不配,我不能去真正的领悟古人对宗教的热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辛劳和付出,不能更深地领会那个时候一个民族深重的危机并不只是外国的侵略,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去了跟没去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再次加快了这些色彩脱落的速度,何况我要怎样去看那个早被搬空了的藏经洞?所以就不要去了 。
敦煌本该失中华最值得骄傲的,比之长城它多了绚烂,比之皇宫它多了内涵,可最后它却是中华之伤 。
在第二节里,余秋雨一开始并没有写他自己的感受,而是两段的叙述,他写王道士怎样将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 。他写王道士怎样将塑雕“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余秋雨的笔触很轻,只是略加了些修饰,读来却痛入骨髓 。我自认为不是易动感情的人,别人可以看到哭的故事,我最多也只是皱眉或者面无表情 。可能这次是真正的感受到了笔者压抑在文字下的心情,并且被他带动了 。我想他写的时候一定是在苦笑吧?苦是痛苦,笑是惨笑 。
之后的一段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
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只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 。“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 。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一片惨白 。
文化苦旅读后感13语文老师用了一整节语文课的时间给我们朗读了《道士塔》,全篇弥漫着浓浓的愤怒、彷徨,夕阳之下无家可归的中国文化,就都被压进了那一捆捆的敦煌文物 。
我不禁感动不已,然后买了一本《文化苦旅》,煞有介事地翻来翻去 。但一个初一的小朋友又怎么能理解那遥不可及的文化呢,即使是现在的我也只是凭着一些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小心地去寻找若有若无的踪迹 。
由于先前已经多次阅读了《文化苦旅》,读后难免少了些新鲜感 。我会尽力表述自己的体会 。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读这篇《道士塔》了 。每次的感觉却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个字:“我好恨!”恨愚昧无知、愚蠢透顶的王道士;恨数不清的污吏,把珍贵的文物随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们尽情地、冠冕堂皇地把书卷、画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们为什么不把密室得再隐蔽些、再牢固些,让文物过一百年再重见天日,让我国的研究者们好好地钻研 。
但无论如何,那满满实实的一洞古物,已绝不再全属中国了 。属于中国的,只有高价买回的微缩胶卷 。
《道士塔》在写作手法上也极为优秀,讽刺、反语恰到好处,抒发感情时喷薄有力 。一声憨厚的笑、一具无知的身躯、一方惨白的石屋、一缕尖锐的炊烟、一支载着一个文明古国文化的车队、一抹凄艳的晚霞、一片颤抖的清单,还有一群为了敦煌文献倾入一生心血的专家 。
我们应该反思 。
文化苦旅读后感14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她们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正升起一缕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 。
斑剥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交错的双桥坚硬而又苍老,没有比这个更能概括江南小镇的了,而又没有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象征故乡的了 。
他当然会在陌生的烟瘴之地,夜夜梦到周庄的流水和石桥,但他的伤痕累累的人生孤舟却搁浅在如此远的地方,怎么也驶不进熟悉的港湾了 。
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 。
一艘艘小船在解缆系缆,缆索一抖,牵动着整个中国的生命线 。但愿有一天,能让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乡愁收伏在无数清雅的镇邑间 。
寂寞天柱山
青山祗在右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居 。
色彩斑斓的娃娃鱼,在瓶里停伫不动,像要从寂寞的亘古停伫到寂寞的将来 。
是历史,是无数双远去的脚,是一代代人登攀的虔诚,把这条山道连接那么通畅,踩踏得那么殷实,流转得那么潇洒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