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镑观后感( 三 )


篇四:百万英镑观后感一部基于马克 吐温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 。
有意思的一个故事 。经典的马克 吐温式风格:两个英国有钱人从银行拿出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 , 藉此验证各自理论并且打赌:一个认为 , 这样一张钞票对穷人毫无价值;另一个认为 , 仅拥有这样一张钞票(不兑现) , 就可以过上上等人的生活 。于是把钱借给一个碰巧路过的、身无分文的美国水手 。围绕这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镑的钞票故事由此展开:他的生活由此而改变 , 周围人的态度忽冷忽热 , 钞票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 薄薄一张写着巨额数字的纸牵引着无数人的神经 。
1953 年的电影 , 所以拍摄手法现在看起来好像很夸张:明显的舞台剧的痕迹;不多的场景 , 极少大外景 , 表演现在看来也似乎过于夸张不够自然 。具有很强的那个时代的特色 。
撇开以上种种 , 毫无疑问 , 这部电影还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 。
我们对于人的看法是不是真的好像电影里的绝大多数人那样 , 会因为金钱而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喜剧的背后往往会有深刻的主题让人思考 。
一开始 , 刚才还在觊觎地上一个梨的亨利( Henry Adams )去小饭店饱餐一顿后等待两点的到来——约定打开信封的时间 。在亨利毫无准备焦急地等待中 , 在饭店服务员的催促下 , 终于还是在两点没到的时候打开了信封 , 居然是张百万面额的英镑 。亨利的反应相对于后面形形色色看到这张钞票的人来说 , 还是相当淡定的——美国人大大咧咧毫不在乎的性格使然还是导演故意安排的对于英国刻板地有着严格等级制度的英国人的揶揄?
亨利示意侍者没有零钱希望可以赊帐 , 侍者看他一副穷酸样子趾高气扬地想要发飙 , 亨利从口袋里掏出的钱让他立马傻了眼 。演员舞台剧式的夸张表演把小人物看到巨额财富时的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 。底层的小人物怎会见过如此大额的钞票?请他认为懂的人鉴定 , 小人物式的谨慎、小心翼翼 。确定是真的之后 , 立刻对亨利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原来的不屑变为谄媚 , 刚才大吃一顿的丰盛菜肴也免单 。如此高贵的客人来小店光顾可使小店蓬壁生辉……
对于小人物来讲 , 于自己不可企及的事物的态度 , 永远带有一种膜拜式的虔诚 。财富更是“不可企及”事物的最好例子 , 财富的主人理所当然成为小人物尊敬的对象 。就这一点而言 , 后面帮亨利定制了很多服装的高级裁缝店 , 也是类似的状况 , 谁有钱 , 就给予谁更好更贴心的服务 。
接下来亨利入住高级酒店 , 由热心的裁缝告知酒店共工作的亲戚并为其安排 。亨利未到 , 酒店所有的工作人员就像打仗般整理、列队欢迎、为他挑选最好的房间并强行让一个长住的老绅士搬离准备给亨利的高级套间 。这里应该是电影为了追求效果所做的夸张吧 。夸张的目的毫无疑问就是突出人们对于金钱的那种天然的友好 。然后穿插了一个笑话:因为并没看到亨利的模样 , 加之亲戚又交代客人是一个穿着古怪(而并非寒酸)的美国人 , 所以酒店的人误把一个碰巧路过的马戏团的美国人当作有百万英镑的亨利 。也不问就对他礼遇有加 , 强行把他带到了酒店 。得知弄错后居然态度很恶劣的想赶走他 。
怎么看都像是闹剧 。完全就是酒店的人想象力丰富一相情愿地以为 , 弄错后不仅不道歉还很无礼 。当然是伺候有钱、有地位的人 , 这样才能体现酒店的高级 , 不是么?
地位看来也不得不向巨额的财富低头:有了钱 , 地位马上随之而来 。就算是有教养几代的贵族又怎么样 , 有些人眼里 , 一个人的地位仅仅只是取决于他拥有财富(金钱)的多少 , 金钱越多也就意味着你的财富越多 。还晕晕忽忽的亨利就这样住进了高级套间 。似乎还没有找到当有钱人的状态 。
谁又在乎呢?大家看来 , 他就是那个有着百万英镑的神秘年轻人 , 上流社会的人开始邀请他参加聚会 , 女士们似乎都被他的谈吐教养深深折服——他是个有良好品德的人 , 他有极好的家教……上流社会的人争相认识他 , 只是因为——他是那个有百万英镑的年轻人 , 他们甚至没有看到过那张钱 。看着些场景的时候觉得很滑稽 。一种很强烈的讽刺:看看那些平日里自视不凡的人 , 居然对一个什么也不是的年轻美国人如此热心讨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