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筹和小筹的区别是什么( 二 )


球,又叫“丸”,用瘿本制成 。瘿本即赘木,又叫树瘤子 。这种木头生长不规则,树纤维绞结紧密,十分坚牢,久击而不坏 。球不可太重,太重则行动迟滞;又不可太轻,轻则飘;以适中为宜 。比赛时,既可分组,曰“班”,曰“朋”;亦可不分组,各自为战 。以参加人数多寡,又分为大会、中会、小会、一朋、单对等 。10人、9人为大会,8人、7人为中会,6人、5人为小会,4人、3人为一朋,2人为单对 。比赛前各到关牌处领筹 。筹又叫牌,每人5筹 。捶丸时,每人三棒,三棒均将球击入窝中才能赢一筹,所赢筹由输家给 。根据筹之多少可分为大筹(20)、中筹(15),小筹(10) 。比赛以先得以上各数为胜 。
此外,还有一系列惩罚条例:不许换球,不准重捶,犯者本人及同组皆输 。不许为他人指示地形,犯者输 。借棒与他人,错他人球者为输 。替他人击者输双筹 。打在窝中用棒拨丸而击者输 。如先有人在第二棒时将丸打在窝边,若后来人故意捶丸撞该球者也为输 。凡此种种,输方出筹,赠与对方 。最后,以得筹多少分胜负,并以筹为据分割财物 。
中国明代有一种游戏叫“捶丸”,那么它和现在的什么运动相似?拜托各位大神女子高尔夫 捶丸,顾名思义,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是我国古代球戏之一 。捶丸活动的最早记述,见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付梓的署名为宁志斋老人编写的专门论述捶丸的著作——《丸经》 。根据《丸经·集序》中“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的记述,表明捶丸形成期的下限至晚在北宋徽宗宣和七年 (公元1125年) 。当时,连儿童也非常喜爱捶丸活动 。如北宋官吏滕甫,幼时“爱击角球”,他的舅父是当时有名的文人范仲淹,“每戒之不听” 。这里所说的角球,就是用角骨制成的球不易击碎 。这是当时捶丸活动盛行的有力佐证 。捶丸,在其发展史上曾大盛于宋、金、元三代 。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三教九流,皆乐此不疲 。不过,最形象、最完整地反映当时捶丸活动情形的,是现存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中的元代捶丸图 。图中,于云气和树石之间的平地上,二男子着朱色长抱,右手各握一短柄球杖 。左一人正面俯身作击球姿势,右一人侧蹲注视前方地上的球穴,稍远处有二侍从各持一棒,棒端为圆球体,居中者伸手向左侧击球人指点球穴位置 。它是元代民间捶丸活动的真实反映 。关于捶丸的活动方式和特点,在其盛行不久即有人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在前引《丸经》一书中,作者追述了捶丸的发展历史,对捶丸活动的场地、器具、竞赛规则以及各种不同的击法和战术等,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记述 。如捶丸场上最显著的特点是设球穴,以杖击球,而且场地要有地形变化、凹凸不平,球穴旁要插上彩旗作为标记;捶丸所用杖(棒),有着不同的类形,有“撺棒”、“杓棒”、“朴棒”、“单手”等,供人在不同条件下选用,打出不同的球;捶丸之球,一般用赘木制成,这种赘木即指树身上结成绞瘤的部分 。此类木质生长不规则,树纤维绞结紧密,十分牢固,久击而不坏;捶丸比赛时,既可分组,亦可不分组 。以参加人数的多寡又有相应的不同名称,多人参加的叫“大会”,七八人参加的为“中会”,五六人的则为“小会”,而三四人的称为“一朋” 。最少的是两人,叫“单对” 。比赛根据筹之多少,可分为大筹(20)、中筹(15)、小筹(10) 。比赛以先得以上各数者为胜 。明代的捶丸,远不如前代那样普及 。现藏故宫博物院的《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有一部分描绘的是捶丸图 。图中所绘的场地面貌、旗、穴及击丸的棒、侍从的位置等,都与《丸经》上所说吻合 。只是图中以人为地设置某些障碍来代替野外山丘,这显然是变通之法 。但目中的皇帝亲自持棒参加活动,这表明捶丸运动在当时是一项高雅的体胄娱乐活动 。捶丸游艺经过了宋辽金元以至明代的发展繁荣后,于清代趋向衰落 。所见的是盛行于妇女、儿童间的简单地捶丸活动 。后来在苏格兰出现的现代高尔夫球,其形制、运动规则与我国的古代捶丸有着惊人的相似,而且捶丸的历史记述比高尔夫球的最初出现还要早三百年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高尔夫球这项吸引了成千上万爱好者的现代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与古代中国文明大地上盛行了千余年的捶丸应有一定的关系 。
斗鸡、捶丸等28个体育项目是什么武术
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又称国术或武艺 。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 。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