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丽江才有纳西族吗

不是只有丽江才有纳西族 。
纳西族,是我国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带的少数民族,除四川、西藏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中甸、宁蒗、维西、永胜、德钦等县 。
纳西族有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纳西族中家族组织普遍存在,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泸沽湖地区纳日人的亲族组织保持着比较古老的特征,纳西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
只有丽江才有纳西族吗纳西族是我国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带的少数民族,除四川、西藏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中甸、宁蒗、维西、永胜、德钦等县 。据1990年人口普查,全国纳西族有278009人,其中云南省有260388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有184894人,占全国纳西族总人口的66.5%,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区 。
纳西族的自称因方言不同而有所区别:丽江等地多自称“纳西”,宁蒗、四川盐源等地自称“纳日”、“纳汝”或“纳恒” 。按纳西语分析,“纳”有“大”或“尊贵”的意思,“西”、“汝”、“恒”等意为“人”或“族” 。1954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纳西”作为共同族称 。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致以金沙江为界分为两个方言,方言之间相互不能通话,而纳西语的标准语则以纳西语西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丽江县城大研镇的语音为标准音 。在纳西族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有过东巴文、哥巴文两种文字 。“东巴文”是纳西族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以前)就创造的一种象形文字,由象形符号、标音符号和附加符号组成,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还流传在民间的活的象形文字 。
纳西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同云南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发展不太平衡 。到共和国建立前,丽江县的纳西族聚居区是封建地主经济,并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甸县的一些地区仍保留着领主经济的残余;宁蒗到还基本处于封建领主经济阶段,并保持着对偶婚和母系家庭残余 。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纳西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特点的灿烂文化,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纳西东巴文化在云南各民族独树一帜,是纳西族人民的骄傲,比如东巴文对于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在《东巴经》中,一方面保留了许多古语古词,是纳西语和其他亲属语言作历史比较的极好材料,另一方面又记录了大量的纳西古代文学 。
与东巴文化发展的同时,纳西族又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先进文化,从而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和内容 。从明代开始,以丽江土司为首的贵族领主首先接受了汉文化,他们大都能诗能文,如木公曾写下了《雪山诗选》,木增曾写下了《云迈淡墨》等诗集 。
纳西族一般居信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 。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顶 。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数地区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自由 。宁蒗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则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和对偶婚的残余 。随着婚姻法的贯彻,一些古老的婚俗正在逐渐改变 。
纳西族能歌善舞,在生产劳动和民族节日中常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 。古老的传统歌舞曲调有“喂麦达”(丽江)、“火搓圭”(永宁)、“呀号里”(白地)、“哦热热”(丽江大东)等;民间乐器以葫芦笙、竹口弦和直笛为主
纳西族在云南哪个地方?纳西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其余分布在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 。
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
纳西族中家族组织普遍存在,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泸沽湖地区纳日人(摩梭人)的亲族组织保持着比较古老的特征,民族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
起源
纳西族的族源,学者界认为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中国西北河(黄河)湟(湟河)地带的古羌人,向南迁徙至岷江上游,又向西南方向迁徙至雅砻江流域,再西迁至金沙江上游东西地带 。
《后汉书》西羌传载:古羌人“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耗牛种,越篱羌是也” 。又说:“耗牛羌在蜀汉,其种别名号皆不可纪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