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民的译文

译文如下:
在贞观九年,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没有一个院子里不满足 。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滥用兵力武力,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 。这些都是朕亲眼目睹,因此朕日夜勤勤恳恳,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 。于是才能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 。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
治国安民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治国安民与李世民的统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治国安民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
治国安民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
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注释
1.炀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
2.已:完毕
3.黩:随便
4.堪:忍受
5.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
6.兴:盛行
7.夫:语气助词
8.治:治理
9.本根:本,树干根,树根 。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
10.安:安定
译文
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满院 。
(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 。
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 。于是才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
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 。
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思想
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的民本思想以史为鉴,戒奢从简的治国思想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治国安民》阅读理解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阅读理解的掌握突破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很多同学在考试中,阅读理解都是失分最多的一个环节,所以想要提升语文学科成绩,阅读理解的提升和突破必不可少 。下面是我整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治国安民》阅读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治国安民》
【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 。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 。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节奏 。(划一处)(1分)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3)征求无已( )
(4)百姓不堪( )
3、翻译(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译文: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
译文:
4、《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 。”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 。(4分)
答:
5、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2分)
参考答案:
1、入/则无法家拂士
2(4分)(1)犯过失,(2)同“弼”,辅弼,(3)停止(4)忍受,能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