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的形式写一篇环保信( 九 )


洪武四年(公元1371),因迁都分歧和其他原因,朱元璋罢去刘伯温所有官职,赐告老还乡 。此后20年间,朱元璋仍有迁都之意 。后来,御史胡子祺又推荐以西安为都,认为“举天下莫关中若也” 。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朱元璋特派太子朱标去三秦视察,考察长安是否适合作为都城 。然而,朱标到了长安发现时过境迁,关中地区已非汉唐时代之关中,长安过于偏西,远离富庶的经济中心,漕运艰难,长安只有战略优势,却无经济优势 。朱元璋只好打消了定都长安的计划 。
从此以后,朱元璋彻底断了迁都的念头,但是南京风水问题仍困挠着他 。于是他请当时最有名的风水大师廖均卿想办法改化南京的风水,廖均卿经过占卜,告诉朱元璋,若要大明王朝长久兴盛,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南京城的城门数和方位要与大官圩的陡门数和方位相同 。二是只要大官圩不破,则大明江山不败 。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朱元璋参照大官圩十三座陡门数和方位对南京城的城门进行了重新整修 。直到现在,大公圩人人皆知“大公圩有几道陡门,南京城就有多少道城门"的说法 。
同年,朱元璋征调民夫35.9万人、石匠4900余人,对固城湖东的胥溪河道进行疏浚13.3公里,并在胥溪河上游修建东坝,以石闸启闭,既利通航,又可节制水流 。次年,又征调民夫近万人,从石臼湖东北岸开凿胭脂河,贯连秦淮河 。从此,水阳江水系之水经固城湖和石臼河后三处分流,东由胥溪河经太湖入东海,东北由胭脂河经秦淮河入长江,西由丹阳湖经姑溪河入长江 。朱元璋在改化大明江山风水的过程中,却无意中修建了堪与都江堰媲美的水阳江水系水利工程,使水阳江下游诸圩永绝洪涝之害 。大官圩也由此进入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 。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正月,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南京为陪都 。死鬼朱棣迁都北京后,明王朝不再重视水阳江水系治理,胥溪河、胭脂河河床又渐渐被淤塞,导致下江(太湖流域)洪灾时有发生 。
明太祖朱元璋大浚胥溪河两个甲子后的正德七年(公元1512),早已忘记了祖训的明王朝,以绝苏锡常地区水患为由,将胥溪河上的东坝筑高三丈,至此水阳江水系不复东流,汛期山洪只能全由丹阳湖经大官圩北岸的姑溪河流入长江 。每到汛期,固城湖下游石臼湖、丹阳湖、姑溪河水位陡涨,大官圩因此水患不断,经济和文化长久衰退 。
东坝的抬高,彻底切断了水阳江至太湖的水系,也切断了明王朝的龙脉 。大明王朝气运也随着大官圩的屡次溃破而逐渐衰退 。公元1644年,明王朝灭亡,正应了风水大师廖均卿当初的预言:“官圩始破时,大明朝过半 。”
怎么捞水泥沙在混泥土中多加水,让水泥浆流走,余下的就是沙子 。
水泥和沙子是建筑中最基础、最不可缺少的材质 。水泥沙子调配时,需要注意用量的配比,比例高了或者低了都会影响建筑或者道路的质量 。
坎儿井的近现代近代文献中明确提到新疆坎儿井的存在见于和瑛《三州辑略》卷3,记载了嘉庆十二年(1807年)吐鲁番地方有人“情愿认垦雅尔湖潮地一千三百四十亩,请垦卡尔地二百五十—亩 。潮地每亩缴纳租银四钱,卡尔地每亩缴纳租银六钱” 。所谓“卡尔地”即指坎儿井所浇灌之地,因其灌溉可靠,收益大,故租银高于潮地50% 。
另据雍正十二年(1734年)傅鼎及阿克敦使准噶尔时随行人员记载:“自哈密起身,住苏门哈尔灰城,此站约七十里,路平易走,路傍俱依田亩、放水池子”,苏门哈尔灰城,住喀托博克地方,此站约百里,路平,亦有田亩、放水池子” 。上文两次提到的“放水池子”,当即“涝坝”别称,是坎儿井出口的蓄水塘 。以此推断,坎儿井出现时间应更早 。
新疆坎儿井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乌鲁木齐都统廉敬建议:“在牙木什(即雅木什)迤南地方,勘有垦地八百余亩,因附近无水,必须挖卡引水,以资浇溉” 。但无进—步实施记载 。
在近代提倡和推广坎儿井最有力和影响最大的人物则首推林则徐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则徐遣戍伊犁途中,在距吐鲁番约40公里处看到坎儿井,当时十分惊讶,询问后知其利益便极为主张推广 。这在他的日记中记录十分明确:“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正月十九日,……二十里许,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此处田土膏腴,岁产才棉无算,皆卡井之利为之也” 。
当时的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在筹划伊拉里克开垦事宜的《经久章程》中写道:“查吐鲁番境内地亩多系掘井取泉以资浇灌,名曰“卡井”,……其利甚至,其法颇奇,询为关内外所仅见 。此次垦地不无高卑之田,难令渠水逆流而上,应听该户于盐卤空间之处自行出入挖井” 。这段文字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