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把红包叫什么( 二 )


本来嘛,红包往来纯粹出于真心诚意,绝无交易污垢 。可是自上世纪七○年代末在中国这个红包文化发源地,随著政策开放,给掌权者——掌握乌纱权的、物资分配权的,以及校长、医生、评委、裁判、监管,乃至小吏、门卫、火葬场职工……送礼的风气漫开,红包遂逐渐变味,送红包也渐渐有了「行情」,形成可怕的「陋规」 。既是行情,不但心照不宣,而且「论斤计两」、「按质议价」 。这样的红包收授,实际上就是「贿赂」,红包也赤裸裸抛开「红纸袋」面纱,有的用大信封,有的用牛皮纸袋,有的用香烟筒、糕点盒,有的干脆打开皮包亲见现钞 。说到红包「异化」,为虐莫甚于花在医疗看病这一头 。其它的求人谋事,倘若你不想跑官,不屑发横财,不急求职称,不拟拿奖牌,儿孙也不一定非上重点学校不可,那么你大大可以不理睬那些掌权者的潜规则、红包行情表 。可是有病痛者不但不可避免,而且非求医问药不行 。尤其是得了大病,要住院开刀动手术,就得倚重医生、护士和医院里许多相关人员来解决,麻烦得很 。然而患病治疗是攸关性命的事,再麻烦也要想办法克服,这时唯有红包效应才能解决 。其实从病家给医生送红包到「白衣天使」向病家索红包,是有个演变过程的 。大约在三十年前吧,那个年代医生的工资不高,而已经被允许个体经营的小商贩手工艺匠的收入却增长得很快,以致社会上流传著这么一个说法:「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造核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拿剃头刀的指的是理发匠,拿手术刀的指的是外科大夫 。彼时做小买卖干手工活的一天能赚十几、二十几块钱,而一般的外科医生一个月工资还不到百元 。当时知识份子劳动价值很不被重视 。外科医生一天最少也有一到二个手术,一般小手术前后也要二、三小时,稍微大点的得要花好几个小时,误餐过点是经常的事,待手术完成主刀医生已经是汗流浃背、精疲力尽了 。医生做完手术走出手术室第一件事就是对守在门口的病人家属说「手术很成功」 。家属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再看看为挽救自己亲人性命的医生这般辛苦劳累,真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出于感恩心情,有的遂把早已准备好的红包,恭恭敬敬地送到医生面前 。刚开始绝大部分医生也是婉辞,但是经不住病人家属再三而又十分诚挚的恳求,有的甚至跪下说若是不收他们就不起来…… 。当时医生收红包,在「行政」上并没有规定不许,相反地,在病家和医院同事的眼里这还是一种荣誉、一种褒奖呢,所以那个时候医生收红包是很光明磊落的 。因为医生给患者动手术,是要担风险的,手术成功后授受红包,也有平安吉祥庆贺之意,更何况当时的红包也不过区区五元十块而已 。不过这当中得有个「界线」,病家给医生送红包一定要在手术之后或者患者病愈出院时 。可以这么说,送红包的时间界定了它的性质,是感恩的表示,还是等价交换的「买卖」,分得很清楚 。可是随著市场经济的出现,医疗领域从服务型变成产业型,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 。于是医生收红包开始异化,医患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商业交易,说严重点,就是成了金钱与生命的交易 。商场有句话叫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会儿可用得上是一手红包一手开刀 。什么意思?就是说「红包不到位,开刀等排队」 。再者,索红包不仅仅是主刀大夫,其它助手、麻醉师、相关技师、化验员、护士长、当值护士等等,都要红包打理摆平,缺漏了一个环节都可能有负面后果 。以致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共识,病家不给医生送红包,患者的病就始终会「悬」在那里 。纵然有个别人格高尚德术双馨的医生拒收红包,病家反而觉得心不踏实、疑虑万千,总是想方设法找门路托熟人,哭求跪拜务必要医生收下红包 。此咄咄怪事,令人哭笑不得 。红包往来原是一种很美好的文化现象,岂料当它一旦异化,腐蚀人的良知、扭曲纯洁灵魂时,竟是如此触目惊心 。但愿这种丑陋的现象终会被真善美所替代,回归红包原先的正面意义 。
红包的来历和寓意是什么样的?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其来历于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 。压岁钱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认为有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每年春节期间有发红包的习俗,部分地区是已婚者发给未结婚的亲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