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里?( 三 )


骐骥一跃 ,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 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 ,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 金石可镂 。”意思是: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 , 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 , 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骏马一跨跃 , 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 , 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 , (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 , (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扩展资料:《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
又名《劝学篇》 。劝学 , 就是鼓励学习 。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
前一部分(第一段) , 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 , 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 学不可以已;二、 用 心 一也 , 三、学也者 , 固学一之也 。荀子认为 , 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 , 保持专一的品质 , 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 , 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 要善始善终 , 切忌半途而废 , 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里?

文章插图
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释义走一千里路 , 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 , 逐步进行的 。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 ,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 。
"原文其安易持 , 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 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 , 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 ,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 , 执者失之 。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 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 , 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 , 则无败事 。
是以圣人欲不欲 , 不贵难得之货 , 学不学 , 复众人之所过 ,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选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典故根据《世本》载 , 黄帝时有臣子名於则 , 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履 , 结束了古人光着脚的历史 , (中华远古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 ,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 起于垒土;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褒义词示例夏衍《代序》:"~ , 要建筑百丈高楼 , 不先打好地基是不行的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里?】"近义词跬步千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志者事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