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江南草未凋”是那首诗里的诗句?( 二 )


秋尽江南草未凋的原诗

“秋尽江南草未凋”是那首诗里的诗句?

文章插图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1.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 。
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 。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 。文宗大和七至九年(833-835),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 。2.迢迢:一作遥遥 。
3.草未凋:一作草木凋 。4.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 。
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5.玉人:美人 。一解指扬州的歌女;一解为杜牧戏称韩绰为玉人 。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未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妖娆 。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秋尽江南草未凋这一句历来有两个版本,另一种是“秋尽江南草木凋”,“未”作“木”字 。我则倾向标题这种,原因有三,一是上一句有“青山隐隐”之说,倘若凋尽,便不是青山了;二是从错字的可能性来说,将未作木的可能更大一些,因“草木”是常语,“草未”是非常语,反过来则稍稍奇怪;三是眼前实景,小杜所写的扬州和南京气候相差原本不大,时间也正是秋尽冬来,而窗外草木固青青如昨,岂但不凋,连黄叶也甚少见 。有此三样,宜其未凋 。
秋尽江南草未凋的意思 秋尽江南草未凋解释
“秋尽江南草未凋”是那首诗里的诗句?

文章插图
1、意思:想象江南虽在秋天,但草木尚未完全凋零枯黄,表现优美的江南风光 。2、全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3、赏析:诗的头两句写景 。第一句摄取的是远镜头,扬州一带远处青翠的山峦,隐隐约约,给人以迷离恍惚之感;江水东流悠长遥远,给人以流动轻快的感受 。第二句是想象江南虽在秋天,但草木尚未完全凋零枯黄,表现优美的江南风光 。这两句是从山川物候来写扬州,为后两句询问韩绰别后的情况作垫衬 。
最后两句的重点在于探问韩绰在清风明月之夜,是不是和歌伎们倚箫而唱,歌舞通宵 。青山隐隐水迢迢,(远景描写——诗人站在江边,隐约遥见江对岸青山逶迤,隐于天际,江水如带,迢迢不断 。)(隐隐和迢迢这两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 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
)秋尽江南草未凋 。(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时令已过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 。真是很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朋友啊 。
秋尽江南草未凋上一句
“秋尽江南草未凋”是那首诗里的诗句?

文章插图
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赏析的头两句写景 。
第一句摄取的是远镜头,扬州一带远处青翠的山峦,隐隐约约,给人以迷离恍惚之感;江水东流悠长遥远,给人以流动轻快的感受 。第二句是想象江南虽在秋天,但草木尚未完全凋零枯黄,表现优美的江南风光 。这两句是从山川物候来写扬州,为后两句询问韩绰别后的情况作垫衬 。最后两句的重点在于探问韩绰在清风明月之夜,是不是和歌伎们倚箫而唱,歌舞通宵 。
青山隐隐水迢迢,(远景描写——诗人站在江边,隐约遥见江对岸青山逶迤,隐于天际,江水如带,迢迢不断 。)(“隐隐”和”迢迢”这两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 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秋尽江南草未凋 。
(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时令已过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 。真是很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朋友啊 。)二十四桥明月夜,(江南佳景无数,但我记忆中最美的印象就是扬州二十四桥上的明月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