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文章插图
退避三舍意思是指主动退让90里,常用来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舍是古代的计程单位,在古代的时候,行军以30里为一舍 。
成语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晋文公重耳,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
”退避三舍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诡诸听信谗言,将当时还是太子的申生杀掉,并且还不忘斩草除根,欲除掉申生的弟弟重耳 。幸亏重耳提前知晓消息,立马逃出晋国,四处流亡 。多年之后,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作为,待他如上宾 。有一天,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酒酣耳热之际,楚成王突然问道,“如果有一天,你回晋到国并且当上国君,该如何感谢今日的‘以礼相待’呢?”重耳思考了一会儿,回答:“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重耳这么一说,楚成王可不乐意了,我现在可是以国君之礼对你,你竟然说没什么可以给我的 。
于是不死心的问,“话是这么说的,但是你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大概明白,倘若今日不许下个承诺,自己恐怕就命不久矣了 。于是回答,“如果我能回国并且当上国君的话,我愿意与贵国和睦相处 。倘若两国之间不得不开战,我一定先命令自己的军队退避三舍 。
”这楚成王果真没看错人,四年之后,重耳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国君,即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是个有抱负的人,在他的治理下,晋国变得越来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晋两军在战争中相遇,成为对立的双方 。
晋文公不忘昔日许下的承诺,命令自己的军队后退三舍,即九十里之外并在城濮驻扎 。显然,楚王或许忘了又或者是未告知楚军将帅晋文公重耳曾经许下的诺言“退避三舍”,楚军不明所以,以为是晋军害怕,所以立马追击 。而晋军也利用楚军轻敌的特点和地势优势,提前部下重防,集中兵力,在城濮大破楚军,取得该场战争的胜利 。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文章插图
退避三舍,汉语成语,拼音是tuì bì sān shè,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那么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1、 主人公是重耳 。
成语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2、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害了申生,还派人捉拿申生的兄长重耳,重耳连忙逃到了楚国 。3、 重耳在外逃亡了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晋国在他的治理下变得非常强大 。
关于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内容的介绍就到这了 。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有何历史典故?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文章插图
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 。周平王避开第戎往东迁移,开始了春秋时期几百年的东周时代 。
晋文公重耳在游历了诸国后重回到晋国,当时晋国国君 。
重耳联合外戚舅舅狐氏和姐夫赵衰一同整顿国内政治,采取以公族为主,外戚为辅,远方亲戚次之的权力联盟,不久就实现了晋国的三军整顿 。晋国拥有三军后标志着成为大国 。这时候周室天子周襄王向晋国求救,解除被困之势 。晋文公顺势而为率大军打败了叛军凯旋接回了周襄王 。
周襄王为了感谢晋文公,将领地赐予了他,并且对他非常客气,这标志着晋国得到了天子的认可,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晋国在诸侯国之间的形象也得到了改变 。宋国被楚国围攻后也向晋文公求救 。
晋文公刚好借这个机会再一次争取得到霸主地位 。他先是避开楚军,直接向楚军联盟曹卫进攻,顺便把曹卫国两国国君都拿下了,此时楚国急忙从宋国撤军来对付晋军 。晋文公又用后发制人的测罗打败了楚国 。
晋国打败楚军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晋国的霸主地位形成,因此在取得胜利后晋文公到周襄王王都,特意给王室修筑了一座建筑 。而周襄王知道晋国实力已经可以称霸了,就把象征春秋霸主的物品都赐予了晋文公 。晋文公受封后,得到了可以自由征战的权力,为了进一步确定霸主地位,他通过周襄王把各诸侯首领都齐聚一起,形成了诸侯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