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天子之称的是( 八 )


狂药:因酒能乱性,饮后辄能使人狂放下羁而得名 。唐代房玄龄在《晋书·裴楷传》有这样的记载,“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石崇)酣宴,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 。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 。唐代李群玉在《索曲送酒》诗中也写到了“廉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的涉及酒的诗句 。
酒兵: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 。唐代李延寿撰的《南史·陈庆之传》附《陈暄与兄子秀书》有此称谓,“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 。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 。唐代张彦谦在《无题》诗之八也有此称谓“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的诗句 。
般若汤:这是和尚称呼酒的隐语 。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才有这样的称谓 。苏轼在《东坡志林·道释》中有,“僧谓酒为般若汤”的记载 。窦革在《酒谱·异域九》中也有“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的记载 。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对甘肃皇台酒的题词“香醇般若汤”,可知其意 。
清圣、浊贤:东汉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 。在北宋时期李昉等撰写的《太平御览》引《魏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晋代陈寿在《三国志·徐邈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渡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因此,后人就称白酒或浊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唐代季适在《罢相作》中写有“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的诗句 。宋代陆游在《溯溪》诗中写有“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的诗句 。
好酒必须有个好名称,一起看看古代的对酒的雅称最近查阅一些资料,整理了一下在古代社会酒的名称,发现古人对于此物的称呼还是很时尚的 。
个人认为比较好听的:杯中物,狂药,酒兵,清圣,浊贤,桑落酒,竹叶春、秋露白,金茎蕊,醉清风,将军泪,月下客,君子殇等等,下面有几百种,可以自选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
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 。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
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
即春酒 。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 。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传】:春酒,冻醪也 。宋代朱翼中在《酒经》写道,“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 。杜牧在《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中写道,“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
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 。据北魏《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中记载,“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 。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 。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 。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 。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 。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 。因此,后人便以“白堕”作为酒的代称 。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 。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问、壶酒,独酌无相亲”
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 。张祜在《题上饶亭》诗中写道,“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醇酎这是上等酒的代称 。据《文选·左思》记载,“醇酎中山,流湎千日” 。张载在《酃酒赋》中写道,“中山冬启,醇酎秋发”
这是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 。苏轼在《与欧育等六人饮酒》诗中写道,“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 。又据《书言故事·酒类》记载,“御赐酒曰黄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