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坝一峡是指哪两坝一峡( 四 )


暮色中漫步在长江边上,没有想象中的清风拂面,没有入夜后的的水岸清凉,空气依然是热的 。长江很安静,默默的,没有一点流淌的声音,以至于我一下子没能辨别出它的流向 。江岸边裸露着大面积的岸滩,杂草丛生,估计是正在等待今年洪水的到来 。望向江南岸,灯光稀疏,不似北岸这般繁华 。
不远处的夷陵长江大桥灯光璀璨,在黑暗的背景中显得格外俏丽 。
早上不到5点,我就爬了起来,准备走过夷陵长江大桥,来一次“跨越”长江的壮举 。江边雾蒙蒙的,晨练的人们在雾霭中忽隐忽现 。
快到桥下的时候,发现一座“宜昌大撤退纪念碑” 。
对“宜昌大撤退”,此前略有了解,但在阅读碑文的过程中,我的泪水几度夺眶而出,一为史实本身所感动,二为精彩的碑文而感染 。其中尤以“铮铮宜昌,倾全城之众,数万码头工人、海员、船工和纤夫,在敌机狂轰频仍、硝烟弥漫的宜昌码头和岭寒涧肃、滩湍水阻的峡江航道,鏖战于惊涛,劈波于漩流,万民挽臂,百姓伏脊,搬运号子和拉纤绞滩之呐喊怒啸苍穹 。”一段令人荡气回肠 。发生在1938年的“宜昌大撤退”使滞留在宜昌的近10万吨工矿企业设备、物资和数万人员得以撤入川渝,为中国保持战时基本的工业生产能力提供了保证,也为中国民族工业保存了最后一点骨血 。从关乎一场战争的成败看,“宜昌大撤退”堪比“敦刻尔克大撤退” 。后者让人们记住了英国远征军司令官罗德·高特和4万名担负阻击任务的法军,而前者让船运公司“民生公司”和它的老板卢作孚青史留名 。在“宜昌大撤退”中,“民生公司”有116名船员、职员以身殉职,61人伤残,16艘轮船被炸毁 。
夷陵长江大桥的两端都建有螺旋形坡道,供行人和骑车人上下 。桥面上既有晨练的人,也有匆忙来往的学生族,像我这样的观光者也有那么几位 。夷陵长江大桥建成于2001年,全长3246米,其中主桥936米,是长江上第一座三塔倒Y型单索面混凝土加劲梁斜拉桥,其跨度在同类桥梁中为世界之最 。
我在主桥部分走了一个来回,不时驻足桥面,任观渔舟撒网垂钓,凝望驳船劈波逐浪,闲看白鹭嬉戏翔集,远眺水波浮光天际 。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这么悠闲地欣赏长江,吟咏长江的诗句一下子涌满脑海,整理之后,觉得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用在此时还算恰当 。
从宜昌出发的“两坝一峡(三峡大坝、葛洲坝和西陵峡)”一日游有“车去船回”和“船去车回”两种行程安排,我们是前一种 。旅行社的大巴到沿途的各宾馆接游客都很顺利,基本上是车到人已经等在那了 。只有一个女游客,导游提前和她联系,她就提出希望导游先去接别的游客,然后再来接她,理由很简单:她还没准备好 。实际上,头一天晚上导游就以短信形式通知了第二天上车的地点和大致时间 。导游遇到这种想咋地就咋地的奇葩,一定也是醉了 。结果这位奇葩游客真的没在上车的地方出现,看样子她只能选择投诉或是跟下一个团了 。跟团游总会遇到一些不那么守规矩的游客,凡事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不守时、提无理要求,全然不顾跟团游的群体性质 。从宜昌城出来,在三峡高速上行驶不长时间,就进入了当年为建设三峡工程而专门修建的三峡专用公路 。这条路为一级路,全长38公里,三峡工程施工期间实行封闭管理,目前已经向 社会 开放,是陆路进入三峡大坝景区的唯一通道 。
在三峡大坝景区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坛子岭 。坛子岭海拔262.48米,因外形颇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是15.28平方公里三峡坝区的制高点,也是俯瞰整个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 。
景点开始的地方有一个三峡工程模型陈列室,里面有类似全景画的三峡工程模型,可以让参观者对宏伟的三峡工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
在坛子岭的最高点建有同样为坛子形的观景平台,置身其上可以环顾整个三峡工程 。观景平台四面是一组大型铜板浮雕,集中展示了三峡工程的地理和文化背景,以及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沿江经济和 旅游 业发展的影响 。
在观景台下面的平台广场上,置有三件和三峡工程有关的纪念物 。一是“万年江底石” 。这块颇具太湖石神韵的巨石重达20多吨,是修筑围堰基坑时从江底挖出来的,其地质年龄已达8亿岁 。二是三峡坝址基石 。这块圆柱形的岩石,是从三峡大坝坝址中堡岛下面的岩层里钻取出来的岩芯 。三是大江截流石 。这块大江截流石严格来说是一尊雕塑,因为大江截流时使用的截流石只有它的一半大 。这种混凝土三角四面体因其特有的稳定性,先后在葛洲坝和三峡工程中用于大江截流,有效提高了龙口的封堵速度 。目前,这种由中国 科技 人员和工人首创的混凝土预制件,已经成为江河截流时普遍使用的截流物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