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是哪个节气

祝融是大暑,与祝融祭祀、祝融崇拜有着挺密切的关系 。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日期在每年公历的7月22—24日之间 。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完全在三伏中,湿气又重,所以俗话说“伏天无君子”、“大暑龌龊热,伏天拉他人 。”即在大暑这种“上蒸下煮”的时节,还能做到衣衫服饰的整洁,保持风度和礼数是很难的 。
夏天到了,说一说司夏之神祝融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祝融是“夏神”,与春神句芒、秋神蓐收、冬神玄冥(禺强),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并称四季之神 。
“祝融”原本是三皇五帝时“夏官火正”的官名 。融指的是大明、大亮,泛指明亮,夏天四季中光明最多的季节所以祝融用作夏官官名,有祈愿光明的意思 。
01 “夏官”是什么?
上古时期随着中原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五行之官,是谓“五官” 。即:春官木正,曰句芒;夏官火正,日祝融;秋官金正,曰蓐收;冬官水正,曰玄冥;中官土正,曰后土 。五官之下,各有一套人马,这就是最早的公职人员 。
几经发展演变,及至《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国之政,总称六官或六卿,后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亦由此而来 。
它们的对应关系是:
天官天师——冢宰——吏部尚书——组织部,人事部
地官后土——司徒——户部尚书——财政部,公安部的户籍管理
春官句芒——宗伯——礼部尚书——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
夏官祝融——司马——兵部尚书——国防部
秋官蓐收——司寇——刑部尚书——司法部
冬官玄冥——司空——工部尚书——农业部
因夏官祝融掌军政、军赋,所以后世常以夏官代称兵部尚书 。
02 “火正”的由来
正是官的意思,火正就是古代掌管火的官 。
上古传说中,一次黄帝带领部落转移途中忽遇暴雨,山洪暴发,祝融随身带的火种也被暴雨扑灭,黄帝命令大家在一个大石洞里暂住下来 。
雨一连几天下个不停,人们在石洞里因失去了火种,无法生火做饭取暖,饥寒难忍,大人便开始吃生肉,老人和小孩也只得用冷水泡蘑菇吃 。
祝融着急万分,想钻木取火,可是因木柴全是湿的,钻不出火星 。祝融一气之下,便把手里的钻头狠狠地扔出去 。不料钻头碰击在石洞的岩石上,溅出许多火星 。祝融心中转喜,找来岩块互相碰击,只见火星飞溅。
族人常先撕开衣服,掏出一团棉絮,放在石头下面,击石时火星溅落到棉絮上,祝融轻轻一吹,随着一股浓烟窜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 。黄帝专门为祝融举行了庆功会,给他记了大功,并封他为“火正” 。
祝融发明的击石取火,使人类不再为保存火种发愁,方便了生产生活 。后世称祝融为三大火神之一,又因火是红色的,亦称祝融为赤帝 。至今人们仍会把火灾称为“祝融之患”既源于此 。
03 迎夏祈福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大节,古时每逢四立节气日都要组织迎接祭祀仪式,谓之:迎春、迎夏、迎秋、迎冬 。
立夏预示夏天的来临,立夏日天子要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外的南郊迎夏,祭祀夏神,期望能保佑夏季的平安 。
因为夏神祝融又是火神,所以祭祀的人们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司夏之神的敬意和对夏粮丰收的祈愿 。
祝融被视为哪个季节的神明?夏季 。
在我们熟知的祝融一直都是以火神的身份自居,但显然古人比我们更加的富有想象力,从火联想到了夏季,再加上最初的祝融便是三皇五帝时期的夏官官民,因此祝融实现了火神到夏神的无缝衔接 。
民间传说:
黄帝时期,黄帝南巡,分不清方向,于是请“祝融辨乎南方”,也就是应该说,衡阳的南岳,最先是由祝融辨出来的,他因此担任了司徒的职务 。后来,祝融被封楚地,成为楚国人的始祖 。今衡阳市南岳区祝融峰顶还有一座祝融殿,殿后岩石上建有石栏杆,可以凭栏了望北山的风光 。
这个火神,楚人的始祖祝融又怎样兼任海神的呢?古人认为,南方属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征,火之本在水,故祝融合水火为一神,且符合周文王八卦中离属火,方位在南方的卦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