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除了吃饺子还有什么活动( 三 )


冬至节,旧俗也要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 。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 。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 。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 。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 。晋西北习惯用炖羊肉招待教师,其情盛浓 。
过去为人佣工扛活的,习惯在冬至节与东家结算工钱,准备回家 。东家按传统要设宴招待伙计,并且相互商议下一年的事宜 。今天,一些农村个体户企业,还保留此俗,在冬至节设宴共饮 。
冬至节,全省大部分地区习惯吃饺子,传说冬至节吃了饺子不冻耳朵 。山区传统是吃糕 。晋南地区兴盛熬油菜根米汤喝 。也有的地方是吃馄饨,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
二 节气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 。),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 。),日子都在国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 。
冬至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其中一个,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於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在冬至这一天,对於位於北半球的台湾,这时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台湾处於冬季的季节,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台湾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的回升 。
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於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 。就因历法的不同,使得民间一直传承著周历历法,认为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才有吃圆仔后就多了一岁的说法)这也是冬至为何在民间会那麼受重视,但是这样的错误传承,使得民间的观念与目前择日学上,所用的夏历历法有了很大的出入,这样的错误观念应该矫正,把正确的历法传承才对 。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 。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麼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
南方习俗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 。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 。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 。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 。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 。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 。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 。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 。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 。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 。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 。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
冬至可以搞什么趣味活动 冬至可以搞什么趣味活动
冬至可以搞什么趣味活动 。冬至不仅是重要的一个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我们对于这天都会很重视,冬至的历史有很长了,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会有差异,看看冬至可以搞什么趣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