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通讯中继机有什么作用,都有哪些型号?( 七 )


海上侦察型 。1960年提出设计要求,1961年年底开始试飞,1964年交付使用,退役后又充当教练机使用,直到90年代初被拆毁 。和A相比,外形基本上象A型,但在它的玻璃机头上方有空中受油管,并有和C型一样的后机身泡形整流罩 。机身后部的2台照相机被换成电子侦察装置,在弹仓内设置一个大型框架,安装了8台不同型号的照相机,并在炸弹舱上有6个窗口用于侦察照相 。
图-142“熊”F
在图-95基础上设计的海军大型反潜机,苏联编号为图-142,1970年开始在前苏联海军航空兵中服役 。机翼更弯曲,采用双缝襟翼,方向舵弦长增加 。有玻璃镶嵌的机头观察舱,机头上方的空中加油探头,机头下方装有被北约称为“短喇叭”的导航和火控雷达 。机身下面装有“鼓舱”对海搜索雷达,在图-95此处是武器舱 。水平尾翼翼尖上有一个流线天线罩,机身后部两侧各有二个雷达整流罩 。有两个装声纳浮标、鱼雷及武器的弹舱,均位于后机身,其中一个占用了原后机身上、下部炮塔的空间,因此尾炮塔即成为唯一的防卫武器 。E型的天线布置变化很大 。一些E型的尾部炮塔也不尽相同 。其最基本的任务是搜索目标并定位,然后向远方携带导弹的军舰传送数据,如需要可为飞行中的反舰导弹提供中途指令制导 。
图-95K-22“熊”G
外形与“熊”B/C相似,但结构经修改,每侧翼根有一个大型挂架,携带AS-4空-地导弹 。空中受油探管下有一个小型套环状雷达罩 。尾锥外形与“熊”D的相似,内装特殊设备 。
图-95MS“熊”H
图-95MS,北约集团称之为“熊-H”,于1984年形成了初步作战能力,目前有70多架在服役 。该机以图-142为基础,但采用图-95的大型机内武器舱和武器系统,这种新改型机由于取消了在其他的“熊”式的翼下机炮塔座、后机身观察窗及部分电子对抗和电电监视天线整流罩,其机身外观更简洁MS型采用了一种新的电子对抗、电电监视装置 。从外观上看,垂直尾翼上部稍有膨胀,估计装有新型电子设备的接收机 。该机的机头雷达罩更大更长,垂尾尖部有一个小型整流罩,后机身下部的炮塔被去掉了 。能带10枚AS-15远程巡航导弹 。90年代由AS-19巡航导弹代替 。这10枚导弹中6枚挂在弹舱内的旋转发射架上,另外4枚挂在两侧翼根的挂架上 。
图-95MS“熊”J
1986年被识别,其用途与美国的E-6与EC-130Q类似,是通讯中继机 。机上有超低频(VLF)通信电子设备,以保证核潜艇与司令部之间的联络 。机头下的整流罩和“熊”FM4的一样 。座舱玻璃后面有一鼓舱用于卫星通信 。机身从“熊”F改进而来 。
图-95LAL
在图波列夫的图-95“熊”式大型轰炸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成,被赋予图-95LAL的新编号 。与NB-36H类似,图-95LAL虽然携带反应堆,但仍依靠常规动力飞行 。图-95LAL共进行了34次试验飞行,多名试飞员、设计师、工程师和物理学家参加了测试 。1961年5月,图-95LAL首次升空 。其反应堆安装在弹仓内,周围以铅和塑料隔层作为屏蔽,飞机周身布满放射探测器 。至同年8月,图-95LAL共进行了34次飞行 。飞行试验的结果令人鼓舞,所以真正使用核动力发动机的图-95改型的设计工作也随后开始,其为图-119的前身。
部分资料来源
后期的图-142有以下几种改进型:
M1:内侧发动机舱恢复原标准形状,采用标准的4轮主起落架,颌下J波段雷达取消 。
M2:编号为图-142M,机头加长23厘米,座舱顶棚升高了,空中受油探管角度降低4° 。
M3:垂尾尖上加一个地磁探测器舱,平尾尖的整流罩取消了,机尾舱变得更长更窄 。
M4:增加颏下雷达,机头有用于自卫的电子战针状舱,另外还增加了一些整流罩 。1985年服役 。
美国RC-135侦察机有哪些用途?RC-135型飞机是美国波音公司于1950年代初期以B-707型客机为基础,自费研发的717型军用机,也就是后来的C-135系列,可说是美国空军用途最广泛、最多样化的空中载机之一 。
C-135型陆续衍生出运输机、空中加油机、行政专机、通讯中继机、指挥管制机、国家紧急空中指挥机、测试机、弹道飞弹/太空任务追踪机、观测机、气象机及电子侦察机等 。其中,KC-135及RC-135系列,更成为美国空军空中加油及电子侦察机队的主力 。
C-135型的机身直径虽然较波音B707型客机略小,但同样配备四具发动机,并足够搭载各种侦搜装备,因此适合改装为电子侦察机 。
RC-135型飞机长41.1米,翼展39.9米,机高12.8米;空重77565千克,最大油料重70307千克,全重152408千克 。非加油航程为6500千米,速度为804千米/小时 。续航时间可超过12小时 。借助空中加油巡航时间最长可达20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