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忘食的后几句

发愤忘食的后几句

发愤忘食的后几句

文章插图
发愤忘食,乐以为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意思是: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忘食 的下一句是什么?
发愤忘食的后几句

文章插图
乐以忘忧这是出自『论语·述而』中的一句话: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叶公姓沈名诸梁 , 楚国的大夫 , 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 , 所以叫叶公 。(2)云尔:云 , 代词 , 如此的意思 。尔同耳 , 而已 , 罢了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子路不答 。
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 , 他这个人 , 发愤用功 , 连吃饭都忘了 , 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 , 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 如此而已 。
发奋忘食 , 乐以忘忧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意思
发愤忘食的后几句

文章插图
【原句】发奋忘食 , 乐以忘忧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篇》【翻译】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 , 快乐得忘记了忧愁 , 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
“发”和“愤”各有各的含义 , 发是启发 , 愤是思考 。所谓义愤填膺 , “愤”是心里把他想明白 , 但是又说不明白 , 处于这样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 。所以 , 这个发愤呢 , 实际上就是诱导人 , 启发人 , 就是一种教育 。启发诱导别人 , 就可以忘记吃饭——这正是孔子的一生的追求 , 就在于教育 。
??(2)乐以忘忧?“乐以忘忧”中的“乐”读“yuè , “乐以忘忧”就是“以乐忘忧” , 即用音乐来忘掉自己的忧愁 。“乐以忘忧”是个介宾短语 , 宾语前置 , 这是符合古代汉语的一个语法现象的 。从两个方面来讲 , 第一是他的理想是什么 , 第二是他的情绪是是什么 。
事实上 , 孔子毕生的理想不是教育 , 而是恢复礼乐制度 。“乐”在当时 , 绝不是像今天主要承载的是娱乐功能 , 更重要的是一种制度的象征 , 它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音乐几乎出现在每一个重要场合 , 不同地位的人享受的是不同规格的礼乐 , 而搜集民间的音乐也可以观风俗之盛衰 。
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礼主别 , 乐主和 , 二者互补 , 不可分割 。(3)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献身教育、献身礼乐理想 , 这样的孔子大概是幸福的 。
只要每一天都朝着这个方向走 , 他是不会察觉什么叫做“老”的 , 是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的 。他也不遗恨一生都浪费在了这项“知其不可”的事业上 , 他只知道每一天都无愧于心 。内心丰盈、目光坚定的人哪有老去的时候呢 。他们每时每刻都焕发着年轻的生机 , 即便肉身毁灭 , 他们的精神也从未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老去 。

二.个人感悟对于人生 ,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 。在孔子的眼中 , 只有努力学习求知、不断地充实自己 , 才是人生之中的快乐 。这种快乐 , 可以让他冲淡对吃饭睡觉这等事情的兴趣 , 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产生忧愁 , 甚至连自己的年岁都可以忽略 。由“发愤忘食 , 乐以忘忧”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真的以学习为快乐 , 在学习中享受生命 。
为了证“道” , 他曾不远千里跑去洛阳求教于老子 。偶然在齐听到《韶》乐 , 就深深地沉浸到其美妙之中 , 竟然三月不知肉味 。对此 , 他都是一种自觉的投入 ,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乐趣 , 充实了心灵 。所谓“不知老之将至”是心理年龄健康年轻 , 自强不息 , 状态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