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的传统食物

龙抬头的传统食物

龙抬头的传统食物

文章插图
龙抬头的传统食物龙抬头的传统食物1、葱饼有些地方二月二吃的饼叫“龙鳞饼”,而吕梁地区这天吃煎饼或葱油烙饼,称为“揭龙皮” 。太原地区这天除吃烙饼外,还有吃水饺,叫做“吃龙耳”,晋南这天则一定要吃麻花、撒子,谓之“啃龙骨” 。
2、饺子、驴打滚(财源滚滚)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而在老北京的习俗中,人们喜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上豆沙馅儿,外形圆润,同样有“财源滚滚”的含义 。
3、炒豆子在西北、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表示春天的开始,岷县的二月二会,人们买大黄梨回家孝敬老人,故二月二庙会又称“黄梨会” 。4、撑腰糕江浙沪地区在二月二这天保留着吃“撑腰糕”的习俗,意思是吃了糕,当年里就不会腰酸背痛了 。5、面条北方人喜欢在这天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 。龙须面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因抻出的面细如发丝,下滚水如银龙入海,故得名 。
“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6、面旗子淄博老百姓有吃炒面旗子的习俗 。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将干后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热炒制而成 。
7、炒面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乡一带,每逢二月二,家家户户都吃炒面条,因炒熟的面条外形像虫,寓意大家合力把虫炒熟并全吃了 。二月二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满族龙抬头的习俗二月二印脾这天天刚亮妇女们就起来,她们在院子里和大门外的平地上,用硝灰画上各种不同的圆圈,圈内画个十字,在八点来钟,她们把孩子前襟和兜肚解开,让孩子们趴在十字中间,肚子帖地印脾,孩子妈妈则在圆圈旁边祷告着:“印脾十字中,龙盘圈里形,带走腹中病,肚子永不疼” 。
这段祷语并不是人人都会的 。一般妇女的祷词是:“龙王爷、蛇仙,你们保佑我的孩子,不得大肚子食水病 。请龙王、蛇仙顺着硝龙画的圆圈行走,多走几遍就把孩子的食积带走消除了” 。
这种“印脾”的举动,是提醒妇女养育孩子,饮食有节,不知己吃生冷零食,以免孩子们得上“食积”,亦称“食水”,即腹中有硬块等症状,医生亦称此病为“痞疾”,是消化系统病症 。二月二熏香二月二这天,满族旗人起大早,在仓房的粮囤子里上香,一个粮囤中插十二根金锭香或绿香 。因为把香插在粮食中,烧到香根就自消自灭不能出现意外火灾 。妇女们到处上香,房山墙垛的墙缝中插香,有缝就插,因地而宜,把过年时所剩的香头或是半截香,插在墙缝中,就连房子基础石缝中也插上香 。
她们也很注意安全,插地墙缝、石缝中的香可以不去管它,而插在窗台上、抱柱的柱缝中的香头,一会儿一察看,直到香火烧尽只剩香灰才放心 。二月二熏香,从院子各处一直点到室内,有缝就插,这一天被称为熏虫日 。因为大部分虫子从二月二开始动弹了,这些粮食虫、蛀虫均属害虫,各家在春头子还没等兴扬就熏起来看,妇女们认为这一熏,一年家中屋里不遭害虫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有什么实际上,之所以说“二月二,龙抬头”,是与古代观测天象的天文学有关 。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又根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将其分为四宫,并依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 。其中东宫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很像想象中的龙形星象,便称其为东方苍龙(其它为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每年农历二月二傍晚,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代表龙角的角宿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而整个“龙身”即其它六宿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为“龙抬头” 。那么为什么要在“二月二”祭龙呢?这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 。
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也是农田春耕、春播季节,能否风调雨顺,这直接关系到一年庄稼的丰歉 。而在古代诸神谱系中,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 。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二这天,人们便在龙神面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除唱大戏娱龙之外,有的地方还要舞龙、戴龙尾、开笔(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能断文识字)等,以求得“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