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分析东晋北伐为何每次都功败垂成的原因( 二 )


其实这也的确说出来桓温北伐的目的 。
【历史故事】分析东晋北伐为何每次都功败垂成的原因
文章图片
桓温
之后的第二次北伐之中 , 桓温拒绝了有投降意向的姚襄和周成 , 这就不再是单纯地想要北伐收复失地 , 而更多的是扩大自己的势力 , 以图在东晋朝廷中提升名望 。
并且 , 桓温在殷浩北伐之前 , 跟东晋朝廷表示自己急于北伐的意图 , 让东晋朝廷和门阀士族为了压制桓温势头 , 不得不推出殷浩取代桓温匆忙北伐 , 也有着桓温消灭中枢抵抗势力的目的 。
无独有偶 , 刘裕北伐也跟桓温有同样的目的 。 刘裕北伐功绩卓著 , 在覆灭后秦后便返回建康 。 而旧都长安则被大夏赫连勃勃重新夺走 , 正是因为赫连勃勃意识到刘裕北伐的真正意图 , 也并非收复中原 , 而是志在江东 。
“裕留子义真镇长安而还 。 勃勃闻之 , 大悦 , 谓王买德曰:‘朕将进图长安 , 卿试言取之方略 。 ’买德曰:‘刘裕灭秦 , 所谓以乱平乱 , 未有德政以济苍生 , 关中形胜之地 , 而以弱才小智守之 , 非经远之规 。 狼狈而反者 , 欲速成篡事 , 无暇有意于京师 。 陛下以顺伐逆 , 义贯幽显 , 百姓悬命望陛下旗鼓 , 以日为岁 。 清泥上洛 , 南师之要冲 , 宜置游军 , 断其去来之路 , 然后渡潼关 , 塞崤峡 , 绝其水陆之道 , 声檄长安 , 申布恩泽 , 三辅之人皆壶浆以迎王师矣 。 义真独坐空城 , 逃窜无所 , 一旬之间必见缚于麾下 。 所谓兵不血刃 , 不战而自定也 。 ’”
刘裕北伐 , 的确并非志在恢复北方 , 而是跟桓温同样的目的 , 以北伐功业提升威望 , 再某篡位之事 。 刘裕最后真的做到了 , 依靠北伐功业 , 成功覆灭东晋 , 建立刘宋 , 开启了南朝历史 。
【历史故事】分析东晋北伐为何每次都功败垂成的原因
文章图片
刘裕
以上从桓温和刘裕的北伐经过看 , 东晋的几次北伐 , 北伐的强权人物扩大自身势力和威望的目的更多 , 依靠北伐建功 , 再谋江东篡权之事的情况 , 造成了东晋数次北伐功败垂成 。
北方胡族势力虽然战乱不断 , 但依旧势力强大
以上两点都算是东晋王朝北伐功败垂成的内部原因 , 但北伐胡族势力的强势 , 当然也不能忽略 。 北伐虽然战乱频繁 , 政权更迭 , 但是胡族势力的强盛依旧是东晋北伐功败垂成的重要外因 。
从东晋的数次北伐过程中 , 就可以看出当时后赵、前秦等胡族势力的抵抗 。 加之北方匈奴、羯、鲜卑等胡族势力 , 骑兵等兵种一贯强大 , 对战晋朝武力有非常大的优势 。 “石勒攻邵续 , 段匹磾救之 。 ”“屠各旧畏鲜卑 , 遂邀肇为声援 , 肇许之 。 贼望见鲜卑 , 不战而走 。 ”
从中可以看出 , 北方的胡族势力 , 能够成为西晋灭亡后留在北伐守将的巨大助力 , 可见当时胡族骑兵等兵力的战斗力 , 有着极大的作战能力 。
后来刘裕北征使出“却月阵”破北魏的骑兵 , 也从另一方面看出胡族势力的作战能力不凡 , 即便是刘裕也得使用阵法依仗地形来阻拦 。
【历史故事】分析东晋北伐为何每次都功败垂成的原因
文章图片
苻坚
还有个例子 , 前秦苻坚南征东晋时 , 率领兵力达百万 , 而东晋能够拿出应对的有效兵力也不过十几万 , 兵力对比悬殊 。 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 不能单从最后淝水之败导致前秦对东晋战争失败 , 就觉得东晋有压制北伐的实力 。
淝水之战后 , 东晋也曾趁势北上 , 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 但是最终转换为守势 , 除了东晋内部斗争的原因 , 北方胡族势力开始反扑的原因也不得不去认真看待 。
以上可知 , 东晋除了内部原因之外 , 北伐屡次功败垂成的重要外因 , 北伐胡族势力的强大 , 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原因 。
【历史故事】分析东晋北伐为何每次都功败垂成的原因】东晋屡次北伐都功败垂成的原因 , 内部是门阀政治之间的制衡 , 和北伐强权人物的意图不再北方 , 外部原因则是北方胡族依旧强势 。 当然了 , 分析东晋每次北伐失败的原因 , 不能仅限于文中所归纳的主要问题 , 每次北伐当中所面对的特殊情况 , 以及每次战斗胜败的战局变化 , 都是东晋每次北伐功败垂成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