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三国时期的忠臣刘璋,为什么会沦为阶下囚

战国时期 , 魏国的国君魏惠王 , 又称梁惠王 , 是当时一位贤明之君 。 他在位期间 , 励精图治 , 发愤图强 , 魏国国力蒸蒸日上 。 魏惠王曾经接见当时著名的儒家宗师孟子 , 向他咨询治国之道 。 魏惠王问孟子 , 怎样才能使得魏国强大起来 , 成为凛然不可侵犯的大国强国?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的忠臣刘璋,为什么会沦为阶下囚
文章图片
孟子从容回答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 王如施仁政于民 , 省刑罚 , 薄税敛 , 深耕易耨;壮者以暇口修其孝弟忠信 , 入以事其父兄 , 出以事共长上 ,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 他认为 , 国君应当以仁义为施政纲领 , 以仁爱之心善待百姓 , 轻薄赋税 , 奖励农耕 , 减省刑罚 , 使得百姓懂得仁义之道 , 百姓自然会像尊敬父兄一样效忠国君 ,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 如此一来 , 国家自然强大 , 正所谓“仁者无敌”之意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的忠臣刘璋,为什么会沦为阶下囚
文章图片
孟子的这番话 , 被历代皇帝封为治理国家的至理名言 。 历史上的诸多有为明君 , 无不提倡以仁义之心治理天下 , “仁”也成为历代统治者聚拢民心、强大国家的不二法门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的忠臣刘璋,为什么会沦为阶下囚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的忠臣刘璋,为什么会沦为阶下囚】但在三国时代 , 这条不可撼动的真理却遭遇到强劲挑战 。 三国时代 , 各路诸侯和军阀争雄乱世 , 都想击败众多对手 , 一统天下 。 这些形形色色的诸侯军阀中 , 也有一些人奉行仁义之道 , 结果效果却并不怎么理想 。 比如益州军阀刘璋 , 以仁义闻名一时 , 但结局却非常不好 , 沦为刘备的阶下囚 。
益州军阀刘璋 , 虽然被诸葛亮轻蔑地成为“暗弱”之主 , 才干平庸 , 但在当时的各路军阀中 , 却是出了名的忠厚仁义之人 。 三国初期 , 刘璋所处的益州物阜民丰 , 沃野千里 , 是各路军阀觊觎的宝地 。 建安十六年 , 曹操发兵讨伐汉中张鲁 , 紧邻的益州也岌岌可危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的忠臣刘璋,为什么会沦为阶下囚
文章图片
刘璋于是想到了请“外援” 。 荆州刘备素有忠义之名 , 又和刘璋都是汉室宗亲 , 于是刘璋敞开胸怀请刘备入川协防 。 刘备到来后 , 刘璋像对待亲兄弟一样对待刘备 ,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 谁知却引狼入室 , 在地盘和利益的巨大诱惑面前 , 刘备撕开伪善的面纱 , 向刘璋挥戈相向 , 打响了夺取益州之战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的忠臣刘璋,为什么会沦为阶下囚
文章图片
刘备善于用兵 , 所向克捷 , 益州形势岌岌可危 。 这时 , 刘璋手下谋士献上一条“坚壁清野”之计 。 他认为 , 刘备实力并不算强 , “兵不满万 , 士众未附” , 更关键的是刘备无法建立起从荆州到益州的后勤供应线 , 粮草根本无法保证 , 只能靠从益州各地掠夺粮食为军粮 。
因此郑度建议刘璋 , “尽驱巴西、梓潼民 , 过涪水以西 。 其仓廪野谷 , 尽皆烧除 , 深沟高垒 , 静以待之” , 把巴西郡、梓潼郡等地居民全部迁徙一空 , 把房舍仓库粮食全部烧毁 , 让刘备无法就地筹措粮草 , 再用旷日持久的防御战拖垮刘备 , 如此则可保必胜 。
在当时的情况下 , 郑度的计策可谓真知灼见 , 一招击中刘备的死穴 。 但这样一来 , 将会有成千上万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 沦为难民 。 刘璋考虑再三于心不忍 , 说:“吾闻拒敌以安民 , 未闻动民以避敌也” , 拒绝了这条建议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的忠臣刘璋,为什么会沦为阶下囚
文章图片
建安十九年(214年) , 刘备进兵包围成都 。 成都城高池深 , 防御坚固 , 城中还有精兵三万 , 粮草足够支撑一年 , 完全可以一战 。 但刘璋却说 , “父子在州二十余岁 , 无恩德以加百姓 , 而攻战三载 , 肌膏草野者 , 以璋故也 。 何心能安 。 ”不忍心再为了自己的地位牺牲军民性命 , 果断开门投降 , 刘璋的三国发展之路以悲剧结尾 。 奸雄刘备笑在了最后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的忠臣刘璋,为什么会沦为阶下囚
文章图片
刘璋奉行仁义 , 为何却以失败告终?清朝文学评论家毛宗岗一句话做出了回答:“刘璋失岂在仁 , 失在仁而不智耳” , 刘璋的失败原因并非在他太仁义 , 仁义是没有错的 , 但问题是刘璋“仁而不智” , 推行仁义也要通权达变 , 因时而异 , 不可呆板地死守成规 。
身处弱肉强食的乱世 , 对待自己的百姓可以仁义 , 但大敌当前 , 对待竞争对手和敌人却决不能因小失大 , 在兵凶战危的战争中容不下丝毫妇人之仁 , 为了战胜凶恶的敌人必须竭尽全力 , 采取一切必要手段 , 万不可泥古不化 , 否则只能沦为牺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