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为何说杨昌嗣是明末最后的战略家

谈论明末无论如何是绕不开崇祯和杨昌嗣的 , 作为崇祯皇帝在位期间最“信任”有加的大臣 , 杨昌嗣对内采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剿贼策略 , 对外主张对清议和都发生了重大效应 , 只可惜两项主张全部功败垂成 , 而杨昌嗣害死卢象升 , 主张对清议和 , 举荐的熊文灿招抚张献忠 , 中了诈降之策 , 杨昌嗣自己也因为张献忠的反叛身亡 。 留下了千古骂名 , 许多史册和学者对其口诛笔伐 , 认为明亡的罪魁祸首就是杨昌嗣 。 但依然有很多人为杨昌嗣打抱不平 , 为大明最后的希望所惋惜 。
【历史故事】为何说杨昌嗣是明末最后的战略家
文章图片
为何说杨昌嗣是明末最后的战略家?
很多人实际上都认识到了明朝的战略规划总是朝令夕改 , 无论是士兵还是官员往往都只能疲于奔命 。 杨昌嗣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害死了卢象升这一位明末最为能打的“文臣” 。 而恰恰是卢象升实际上其战略规划上和杨昌嗣是不谋而同的 , 当然只是在对内作战上 , 两人的根本矛盾在于对清议和 。
实际上无论是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亦或是洪承畴等 , 其主张都是没有全面化 , 没有放眼天下的格局的 。 只有杨昌嗣的战略是深谋远虑的 , 攘内先安外在战略上是没有问题的 , 其计划用“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堵击败李自成、张献忠也是非常有效的 。
【历史故事】为何说杨昌嗣是明末最后的战略家
文章图片
在杨昌嗣的战略规划出炉前 , 明朝剿匪10余年 , 茫茫然越打越多 , 卢象升九战九捷之后依旧深感无力上书崇祯认为剿匪之策毫无规划 , 官兵沦为盗匪者不计其数 。
《明史·卢象升传》:九年正月 , 大会诸将于凤阳 。 象升乃上言曰:“贼横而后调兵 , 贼多而后增兵 , 是为后局;兵至而后议饷 , 兵集而后请饷 , 是为危形 。 况请饷未敷 , 兵将从贼而为寇 , 是八年来所请之兵皆贼党 , 所用之饷皆盗粮也 。
那么杨昌嗣“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就是针对流寇作战的特点来对症下药的 , 其结果是辉煌的 , 张献忠被迫投降 , 李自成只剩下18骑遁入山中 。
但是战略是高屋建瓴 , 敌不过具体执行上的一步错 , 步步错 。
对内作战胜利的关键时刻 , 清军入侵 , 崇祯不顾杨昌嗣规劝 , 将主持流寇作战的孙传庭、洪承畴和卢象升等人都调回京师 , 导致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
张献忠投降 , 杨昌嗣非常警惕 , 不想轻易接受 , 要张献忠杀贼投诚 , 奈何敌不过好大喜功的崇祯和熊灿文 , 也正是这一步导致熊灿文和杨昌嗣身亡 。 张献忠果然诈降 , 等到时机成熟又扯旗造反 。
【历史故事】为何说杨昌嗣是明末最后的战略家
文章图片
对清议和更是草草收场 , 即使杨昌嗣害死了激烈反对议和的卢象升依旧难以完成 。 崇祯死活不愿表态 , 私下议和变成公开之后 , 崇祯就敌不过群臣压力 , 议和之事流产 。
因此实际上杨昌嗣的注意哪怕不是好主意 , 但是在当时整个大明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战略规划的前提下 , 崇祯能真正放手支持杨昌嗣 , 同僚大臣之间能多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才 , 明朝局势当不止于此 。
杨昌嗣成也孤臣败也孤臣 , 当崇祯皇帝不能鼎力支持或者鞭长莫及的时候 , 杨昌嗣几乎是指挥不了任何人 , 到哪里都处处制肘 。
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的斗争并没有随着魏忠贤的倒台而烟消云散 , 终明一朝 , 那怕是在南明小朝廷里也是争斗不休 。 而杨昌嗣既不是东林党也不说阉党 , 这是崇祯皇帝非常喜欢和信任杨昌嗣的原因之一 。
但是这也导致杨昌嗣始终无法真正掌握权力 , 纵观明朝首辅能真正掌握权力的 , 无一不是党羽众多的 , 高拱、徐阶和张居正斗的不可开交的时候 , 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的 。 而杨昌嗣却几乎没有心腹 , 说到底杨昌嗣更多的是崇祯皇帝的参谋长 , 凭借崇祯皇帝的威信才能将政治主张和战略规划传达下去 。
在崇祯皇帝有所动摇的时候 , 杨昌嗣是毫无办法的 , 实际上也正是崇祯皇帝的急功近利和不敢承担让杨昌嗣的对内、对外计划全部流产 。
当然害死卢象升一事 , 杨昌嗣责无旁贷 , 杨昌嗣想要议和不过是权宜之计 , 但是明朝大臣别的没有 , 有骨气的一大把 。 但完全将卢象升的死归结于杨昌嗣是不严谨也是不负责任的 , 卢象升总督宣、大、山西军务时宣、大、山西三总兵吃空饷吃得太狠 , 三个总兵加起来才2万人马 , 也就是说少了将近3万人马 。 其中王朴还是鼎鼎大名的逃跑将军 , 假传云、晋有敌情不战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