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都喜欢使用什么样的话术技巧?

接下来 , 我们进入《韩非子·初见秦》的正文 。
【历史故事】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都喜欢使用什么样的话术技巧?
文章图片
首先是第一段 , 韩非子说:
臣闻:“不知而言 , 不智;知而不言 , 不忠 。 ”为人臣 , 不忠当死 , 言而不当亦当死 。 虽然 , 臣愿悉言所闻 , 唯大王裁其罪 。
《战国策》除了在进言主体和个别表述上有所差异之外 , 所要表达的意思并无二致 , 文章是这么说的:
张仪说秦王曰:臣闻之 , 弗知而言为不智 , 知而不言为不忠 。 为人臣不忠当死 , 言不审亦当死 。 虽然 , 臣愿悉言所闻 , 大王裁其罪 。
从这里我们可以大体窥知《初见秦》与《张仪说秦王》这两篇文章的异同之处 。 这些差异在后文中都会有所体现 , 因此在试读这篇说辞时 , 我们会以《初见秦》作为基准 , 同时将《战国策》的原文附在后面作为对比
【历史故事】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都喜欢使用什么样的话术技巧?
文章图片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 也不懂得治国安邦的道理 , 就胡乱发表意见 , 这是不明智的做法;知道了来龙去脉 , 也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 但却不肯开口进言 , 这就是对君主的不忠 。
为人臣子却不愿向大王尽忠尽力 , 那绝对是死罪 , 无话可说;发表意见不审慎或者不合时宜 , 也同样是死罪 , 无可饶恕 。
但即便如此 , 我还是愿意冒着犯下死罪的危险 , 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陈述出来 。 至于这些话得不得体、合不合理 , 讲完之后会不会被认为是信口开河 , 会不会因此给我带来杀身之祸 , 那就只能听凭大王您圣裁决断了 。
文章开头的这段很带有一股浓重的纵横家习气 , 所采用的也是战国纵横家的游说文章中特别常见的话术技巧 。
韩非之所以要采用这样的话术技巧 , 首要目的就是要撩拨听众的情绪 , 勾起对方的注意力 , 从而为自己赢得长篇大论阐述观点的机会 ,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游说的效果 。
这就好比我们今天经常听到的一个营销专业名词“电梯演讲” , 也叫“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
客户的注意力、精力总是有限的 , 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客户而言 , 他们每天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 不可能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一个无足轻重的营销人员身上 。
这个时候 , 如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抓住对方的注意力 , 引起对方对你产品的兴趣 , 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
同样的 , 战国时代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 秉持各种不同学说的游士纵横江湖、四处游说 , 难免就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 各国君主每天要应付的游客说士如过江之鲫 , 就算是你的理论再具有实战价值 , 也总会有让人审美疲劳的时候 。
假如事不凑巧 , 轮到你进宫去游说的时候 , 正好碰到国君在瞌睡打盹 , 或者是有其他着急的事情正心不在焉着呢 , 如果你不能用一两句话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 那么之后的辩词再精彩他也听不进去 , 阐述的理论再扎实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
【历史故事】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都喜欢使用什么样的话术技巧?】对于那些光靠着一张嘴穷游四海的游士而言 , 浪费了赞助人提供的盘缠路费倒还好说 , 要是因为一言不合丢了性命 , 那就实在划不来了 。
这个时候 , 想要在众多的游士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 就必须要针对被游说对象的心理需求 , 想方设法开辟蹊径抢夺注意力 , 以图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 这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行走江湖的必修课 。
【历史故事】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都喜欢使用什么样的话术技巧?
文章图片
概括起来 , 他们在游说开场时 , 经常会用到这么几种手法:
第一种叫故弄玄虚 。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 , 实际上就是“标题党” 。 他本来要跟你讲个故事 , 但却不用惯常的手法 , 反而提出一个设问 , 来勾起对方的兴趣 。
比如《战国策》有记载 , 说有一次田莘受陈轸之托去游说秦惠王 , 开口就说了一句很匪夷所思的话:
“臣恐王之如郭君!”
秦惠王正昏昏沉沉着呢 , 冷不丁地就听到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 肯定就会产生疑惑 , 然后就要开始追问了:
你说的这“郭君”到底是谁啊?
他究竟做了什么事 , 又有些什么样特别的遭遇?
你怎么就觉得我会重蹈他的覆辙呢?
要是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 我到底有什么办法才能避免?
对吧?
唉 , 只要他心里产生了这些疑问 , 马上就能精神抖擞起来 , 他的思维和情绪就会被你牵着走 , 接下来你要讲的故事 , 要阐明的道理他多多少少就能听得进去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