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 , 在面对美味可口的香梨时 , 年幼的孔融不仅可以做到分享给大家的行为 , 甚至还把优先选择香梨的权利给了其他人 , 这种分享的意识行为体现 , 可谓是十分不容易的 。
在当代的一些家庭中 , 许多的孩子群体因为家长群体的溺爱教育或者是孩子本身性格养成的原因 , 在分享的这一意识上 , 大多都存在着一些思想和行为的偏差 。
"这是我的玩具 , 不准给其它人玩!"
"我不许你玩我的玩具!"
"妹妹不可以动我的东西 , 我不同意 。 "
文章图片
当许多的孩子聚集在一起的时候 , 孩子在分享意识上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就很容易展露无疑 。 以上的这种因为"玩具的分享"而导致的孩子群体之间出现的关系和氛围摩擦 , 也是经常会发生的 。
那么 , 孩子在"分享玩具"这一方面出现的一定的思想偏差现象 , 是自私地表现吗?孩子在做出拒绝分享玩具的行为时 , 究竟是持有着什么样的潜在心理呢?而对于家长来说 , 又该如何应对孩子的这一问题呢?
一:物品控制权心理
(1):孩子群体由于年幼的原因 , 在加上对于事物的看待存在的一些认知上的错误 , 因此 , 对于物品的控制权心理还是比较强烈的 。
(2):大多数的孩子群体都存在着"我的物品只能我使用"的专属心理 , 对于玩具这种物品 , 心理的掌控欲就更加强烈了 , 因此 , 在面对他人要求"分享"的时候 , 选择拒绝的行为是孩子群体们的常态 。
文章图片
孩子对于物品的掌控权心理 , 使得其很容易就会在分享的意识上出现偏差 , 在玩具这种比较私人的物品上 , 更加不会随意让他人来接触 , 这便是在这种控制欲下出现的在家长看来属于"不分享"的行为表现 。
二:情绪敏感性心理
:在孩子群体生活和成长中的许多情况下 , 由于孩子心理状态出现的情绪敏感性原因 , 再加上思想的不成熟方面 , 因此 , 在玩具的分享方面 , 出现的拒绝分享行为也是很正常的 。
(2):在孩子出现了不愿意分享玩具的行为后 , 家长为了教育孩子 , 大多都会出现比较强烈的要求孩子分享的教育行为 , 这种较为压迫的教育方式 , 会更加加重孩子心理方面的敏感性程度 。
(3):大多数的孩子在被父母要求"强制分享"的要求行为后 , 大多数都会在心理方面出现不平衡的状态 , 甚至还会衍生出"爸爸妈妈不爱我了"的错误思想 , 从而更加抗拒分享的这一行为 。
其实 , 对于家长群体来说 , 在面对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的这一方面做出的行为表现时 , 理应保持最基本的平和与耐心心态 , 先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沟通和交流 , 在教育孩子的这一行为上 , 也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进行问题的分析 。
文章图片
三:从孩子层面
:对于孩子来说 , 不愿意分享玩具的原因其实是繁多且不固定的 , 因为心情不好或者是纯属不愿意分享等的原因 , 都会让还在做出拒绝分享的行为 。
:这便是在孩子群体身上十分平常的情绪波动和不确定的心理特征 , 因此 , 孩子群体拒绝分享的行为 , 其实并不一定就是自私 。
(3):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 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 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大人思维来进行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 毕竟 , 父母和孩子在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时 , 所做出的思维反应和行为举止类型都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的 , 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
文章图片
四:从家长层面
【孩子不分享玩具,是太自私?孩子的这些潜在心理,家长要重视】(1):对于家长来说 , 孩子在分享的意识上出现了一定的认知偏差时 , 家长群体是绝对要引起重视的 。
(2):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 不能始终地保持家长的绝对主导权利来对孩子进行思想和行为上的干预 , 采取绝对性的强制措施来以此希望孩子改正行为并且认识到分享意识重要性的教育方法 , 也是绝对不可取的
(3):从家长的层面来看 , 家长在平常的生活中所做出的一些行为举止也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 。 对于分享意识这一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 , 家长首先应该要做好榜样的模范力量 , 在自身的行为上给予孩子一定的影响 , 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
- 6个月宝宝还“坐不稳”?可能和这些因素有关,宝妈要注意
- 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恭喜你,“内向”的孩子有“高潜能”
- “我的辛苦都是为了你”,利用“负罪感”管教孩子,只会得不偿失
- 吉林发现《山海经》里的上古神兽,游客惊奇不已,这竟然是真的?
- 宝宝脸上若有这3个“特征”,说明将来有福气,你家孩子占了几个
- 孩子一出生就有“牙齿”是好是坏?内行人讲出实话,父母要知道
- 孩子很懂事别沾沾自喜,心理过早“成人化”并非好事,要警惕
- 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别让家长的“恐吓教育”毁了孩子一生
- 一说话就遭人讨厌,造成孩子“情商低”的真正原因,你了解吗
- 孩子做事总是“半途而废”?“蔡戈尼效应”告诉你:错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