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为何会高度自信?谋士:我们有清醒的自我认知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极其特殊的一个朝代 , 表面上看这个时代礼崩乐坏 , 百姓整日处于水深火热之间 , 然而这个时代却也极其自由开放 , 放在漫长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看 , 这个时代也依旧独具魅力 。
当时百家争鸣 , 促进了各个流派的思想发展 , 兼容并包的思想也为后世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各国在如此开放的大环境下 , 也开始针对自己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 而推动这些改革的人主要是各国的谋士 。
所谓谋士便是设谋献计之人 , 这些人专门为各国君主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 推动各国的发展 。 这些谋士通常是一些有才华有学识的“门客”、“军师”等人 。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总是极其自信的 , 也是地位极高的 。 而这一切主要是源于谋士清醒的自我认知 。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之自信与自我认知又究竟从何而来呢?
【历史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为何会高度自信?谋士:我们有清醒的自我认知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为何会高度自信?谋士:我们有清醒的自我认知】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之自信
春秋战国时期谋士的自信主要是精神上的自信 , 而这种精神上的自由与自信 , 被称作“谋士精神 。 ”“谋士精神”可以用这样几句话去概括:爱国之精神、品德之高尚、人格之良好修养 。
历朝历代都离不开爱国之人才 ,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谋臣” , 放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是不能没有谋士 。
诸如颍考叔、烛之武等人都是名气很大的谋士 , 而这些谋士也是春秋战国真正具备谋士精神的人 。
其次古代的谋士一定要有胆识与谋略 , 要有为国为民的浩然正气 。 诸如颍考叔对于孝道的献言 , 诸如蹇叔的哭谏 , 诸如烛之武的临危受命 , 勇于承担家国大任 , 都是谋士精神的体现 。
【历史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为何会高度自信?谋士:我们有清醒的自我认知
文章图片
而拥有真正的谋士之精神的人 , 一定是真正做到了“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 。 ”的人《左传》中开篇第一回便记述了关于颍考叔勇于献策的故事 , 而这一著名的篇目便是《郑伯克段于鄢》
其中讲述的就是春秋时期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联合他的母亲姜氏想要一起谋朝篡位 , 而郑庄公作为一国之君 , 不仅没有及时作为 , 反而放任自己的弟弟与母亲联合共谋 , 最后致使郑庄公与母亲只能“不到黄泉不相见 。 ”
而此时的谋士颍考叔为人忠正还是个很有孝心的人 , 当他听说了郑庄公将他母亲放置在颖地不管不问之后 , 他认为虽然姜氏没有尽到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 , 但是庄公却不能如此不孝顺 。
【历史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为何会高度自信?谋士:我们有清醒的自我认知
文章图片
于是他就借机献言于郑庄公 。 在一次与郑庄公用餐之时 , 郑庄公赐给他肉食 , 但是颍考叔却故意不品尝肉食 , 郑庄公发现之后便问他是何缘故不食肉 。
颍考叔便回答自己家里有母亲 , 自己品尝过的食物自己的母亲也都品尝过 , 但是却从来没有品尝过君王赐予的肉汁 , 因此自己要带回去给自己母亲食用 。
颍考叔这种做法也引起了郑庄公的反思 , 也说出了自己的懊悔 。 如此一来颍考叔便可以为郑庄公出谋划策 , 帮助郑庄公接回自己的母亲 。
故事结尾就是郑庄公采纳了颍考叔的意见 , 在隧道之中与自己的母亲相见 。 通过颍考叔勇于献言这件事 , 就可以看出颍考叔是个十分孝顺而又忠正的好臣子与好谋士 。
当然历史上也并不是每一个好谋士都能像颍考叔这样得到一个好的回应 , 但是他们也仍旧展现了自己的深明大义 , 不失为一个真正具备谋士精神的好臣子 。
【历史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为何会高度自信?谋士:我们有清醒的自我认知
文章图片
比如蹇叔知道秦穆公出战一定会失利 , 因此他苦心劝谏秦穆公不要应战 。 然而秦穆公却并没有他的话放在心上 , 反而是执意要发动战争 。
蹇叔在明知秦穆公不会悔改的情况下 , 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再次前去哭谏 。 一个谋士的眼泪并没有价值 , 但是抛弃性命也要劝阻秦穆公应战的这种行为却正是一个好谋士的代表 。
蹇叔的这种哭谏既彰显了他的忠勇 , 也表现了他的果敢与深谋远虑 。 尽管最后蹇叔也没能令秦穆公改变主意 , 然而他身上的谋士精神与谋士自信却展现得淋漓尽致 。
综上看来一个好的谋士首先是一个具备谋士精神的好臣子 , 也一定是一个真正对自我有着清醒认知的人 。 那谋士对自我的认知又是从何而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