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学者邵经邦在《宏简录·宰辅列传》所说:“周必大原籍河南郑州 , 跟随其祖辈迁居庐陵 , 后祖父周诜去世于庐陵 , 便定居于此 。 ”
“庐陵周氏”是两宋时期典型的借助科举不断兴旺的世家大族 。 周氏族人多恪守家训 , 继承家学 , 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周必大 。
文章图片
宋朝的周必大对故乡江西庐陵 , 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 深受庐陵地区崇儒重礼、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的影响 , 在他的《文忠集》中有百余篇提及庐陵 。
据史书记载 , 庐陵府历史上曾有三千余人考取进士 , 从官方的庠序、学宫 , 到私人创办的书院、义学 , 包括庐陵地区重要的祠堂文化 , 都是庐陵人在重视礼义、强调仁爱的教育实践中 ,
【【历史故事】庐陵地域文化对周必大的影响有多大】传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传统的重要体现 。
庐陵文化发源于江西吉安 , 悠久的文化传统孕育了“庐陵五忠一节” , 即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杨万里、文天祥等经明行修 , 名流千古的人物 。
文章图片
《宋史·周必大传》中提到周必大一生最敬慕欧阳修、杨邦乂与胡铨三人:“尝建三忠堂于乡 , 谓欧阳文忠修、杨忠襄邦乂、胡忠简铨 , 皆庐陵人 , 必大平生所敬慕 , 为文记之 , 盖绝笔也 。 ”
庐陵地域文化对周必大的影响具体又可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是北宋时期 , 主要以欧阳修为首的江西学派;
其二便是南宋时期以胡铨、杨万里为代表的江西儒士团体 。 首先 , 以欧阳修为首的江西学派与北宋时期周敦颐、张载、邵雍等学者从“诚”、“气”、“易”等多个概念出发思考、探讨义理之学的道学家不同 。
文章图片
他们选择“舍天道而谈人事” , 在理学家沉迷于对“天人关系”、“身心性命”等诸多问题展开讨论时 , 他们立志笃实于研究礼乐刑政 , 重视将思想理论落实为政治实践 。
欧阳修 , 宋真宗景德四年生于吉州永丰 , 因而自称“庐陵欧阳修” ,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都颇有建树 , 为一代大家 。
诚如与他同时代的文学家苏轼所说:
“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 , 论事似陆贽 , 记事似司马迁 , 诗赋似李白 。 ”
文章图片
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 。 著有《本论》《朋党论》 , 对历史、时事都深有见地;又与宋祁合编《新唐书》 , 著《新五代史》 , 是继司马迁、班固后的又一史学大家;在诗词创作方面 , 更是开宋诗婉丽畅快之先河 。
纵观欧阳修一生 , 其仕途并不顺利 , 而他却依然忠义正直 , 无论在官场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将“礼”作为修身立命之根本 , 周必大为他的文章刻书时曾说:“欧阳公道德文章 , 百世之师表也 , 而翰墨不传于故乡 , 非阙典与?”
认为欧阳修在道德、文章方面是百世师表 , 倾佩之情溢于言表 。 值得一提的是 , 《欧阳文忠公集》正是周必大组织一批学者校勘、整理的 。
文章图片
礼制发展到两宋时期 , 皇帝与士大夫群体都希望通过规范典礼形制来达到统治、教化民众的目的 , 因此 , 无论是由官方钦定 , 还是民间自发 , 都根据历代礼制传统 , 特别是唐代的礼仪制度 , 并结合社会实际现状修订制作了大量礼仪典范 。 可以说 , 制定礼仪典范的过程 , 是儒家知识分子礼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
周必大试图通过记录欧阳修家书中所讨论的北宋年间不以礼称呼职官的现象 , 来讽刺废弃原有的典礼仪式 , 而违背法令 ,
以货泉(即钱币)为礼的现状 , 呼吁重修旧制 , 恢复儒礼 。
周必大在提倡广建县学时也曾引用欧阳修《本论》中以孔孟之礼抵抗佛老之学冲突的论述 。
文章图片
可见 , 欧阳修的礼学思想为周必大所继承并活用于其自身的理论之中 , 后文还将分析周必大所受思想影响在礼学实践中的体现 。
其次 , 周必大还与同乡前辈胡铨交往甚深 。 胡铨以其直言敢谏留名青史 , 《省斋文稿》中记载:“中外议论虽汹汹 , 顾无敢直言陈于上前者 , 独枢密院编修官胡公铨上书数百言 , 援大义而伸之” 。
- 【历史故事】对唐朝最忠诚的藩属国,自称汉朝名将的后代,曾不远万里来华认亲
- 【历史故事】东吴后期规模庞大的叛乱,陆逊之子力挽狂澜
- 【爱历史】康熙未能给孝庄太后下葬的缘由有哪些
- 【游戏世界】英雄联盟s12全球总决赛最后一场drx与edg的对决
- 【游戏世界】英雄联盟s12淘汰赛第一场bo5结束,jdg成功晋级
- 【历史故事】刘邦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字
- 【爱历史】谁又能想到到北宋灭国时,竟面临着如此难堪的一个耻辱局面
- 【爱历史】草船借箭曹操为何不用火箭?
- 【历史故事】刘邦只用了四步,就让大汉王朝牢牢地掌控在手中
- 【爱历史】太平天国一位有勇有谋,战功赫赫的部下——郜永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