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张辽和李典有什么仇?李典真想寻仇,成功率可达九成,但他不会做

曹操在赤壁吃了败仗 , 但是并不影响他北方霸主的地位 , 之后又数次伐吴 , 但基本都无功而返 , 为了抵挡东吴反扑 , 曹操留下张辽、乐进、李典共守合肥 , 并留下“锦囊妙计” , 让等敌军杀到的时候再打开 , 有意思的是 , 《三国志》记载 , “进、典、辽皆素不睦” , 让三个不合的人共同守城 , 也就曹操能干得出来 , 那么张辽和李典有什么仇?如果李典寻仇 , 能干掉张辽吗?
【爱历史】张辽和李典有什么仇?李典真想寻仇,成功率可达九成,但他不会做
文章图片
三人背景
要想弄清楚俩人的仇恨渊源 , 我们先简单看看这三个人的背景 , 乐进是曹操的老部下了 , 从曹操起兵就开始跟着曹老板 , 作战勇猛 , 以往打仗都是冲在最前面 , 是先登死士出身 , 可以说是死人堆里摸爬滚打混起来的老将;张辽则是曹操击败吕布之后 , 从吕布手下收编过来的 , 算是降将;李典本身并不好战 , 志向本来就是搞搞内政 , 跟随曹操也是因为他爹李乾做出的选择 , 他可以说是曹操阵营的青壮派 。
乐进看不上张辽 , 很好理解 , 因为张辽是降将 , 古代有“忠臣不事二主 , 好女不侍二夫”之说 , 乐进是始终如一跟随曹操的 , 因此看不上投降的张辽;而对于李典 , 他的资历要远比李典高许多 , 因此对这种后辈有些许轻视 , 也是情理之中 。
【爱历史】张辽和李典有什么仇?李典真想寻仇,成功率可达九成,但他不会做
文章图片
李典虽然好学问 , 不争功 , 但是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 , 前浪拍在沙滩上” , 对乐进的态度 , 应该就像我们现在年轻人对待“老干部”的态度 , 李典看不上乐进倚老卖老的样子;李典对张辽的仇恨 , 那就要追溯到吕布身上了 , 当年李典的父亲李乾觉得曹操是个潜力股 , 就率全家都投靠了曹操 。
李家跟曹操南征北战 , 也算是忠心耿耿 , 公元195年 , 吕布部下薛兰、李封攻打钜野县 , 抓获了李乾 , 想招降李乾 , 他宁死不从 , 最终被二人杀害 。 虽然曹操最后帮他报了仇 , 但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 李典对于吕布一脉的武将始终都难以释怀 , 或许这其中跟张辽还有什么千丝万缕的牵连也不一定 。
张辽就不用说了 , 两个人都对他有意见 , 他又怎么会热脸去贴冷屁股呢?尤其是对于李典 , 张辽最怕的就是他在背后捅自己刀子 。
求同存异
曹操安排作战计划 , “若孙权军来到 , 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 , 护军不得与战 。 ”是有十足把握的 , 我们在看完三人的背景资料后 , 其实就可以看出曹操作战安排的深意 , 曹操安排乐进守城 , 是因为乐进是曹操心腹之将 , 而张辽是降将 , 守城的话万一再次变节了就不好了;李典与张辽又有过节 , 如果李典守城 , 结果不给张辽开城门 , 岂不是害死了张辽 , 因此让此二人出战最为合适 。
【爱历史】张辽和李典有什么仇?李典真想寻仇,成功率可达九成,但他不会做
文章图片
中国人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会求同存异 , 既然敢放任这三个不合的人来同守一座城池 , 其理由还至少有三个 。
第一个 , 曹操当年被张绣反水击溃 , 导致大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丧命乱军之中 , 后来他经过反思 , 总结出了问题原因所在 。
《三国志》中记载 , 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 , 失不便取其质 , 以至於此 。 吾知所以败 。 诸卿观之 , 自今以后不复败矣” 。
也就是说 , 曹操把张绣反水的原因总结为他当时没有人质 , 这也导致张绣反水无任何心理负担 , 之后曹操便把人质一事看得十分重要了 , 带兵将领的家眷一律都要在都城 , 这三人自然也不例外 , 想要在外面搞事情 , 弄不好全族的人命都被搭进去了 , 因此 , 为了家族 , 没人敢轻易搞事情 。
【爱历史】张辽和李典有什么仇?李典真想寻仇,成功率可达九成,但他不会做
文章图片
第二个 , 曹操对于胜负的赏罚制度也很完善 , 打胜了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 , 但是如果战斗失利 , 自然也有相应的惩罚 , 因战失去爵位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 因此 , 为了利益大家轻易不会内讧 。
第三个 , 曹操对于这三个人的人品、性格早已经摸透了 , 知道三人都是品格很高的将领 , 即便有小摩擦 , 亦不会抛弃大义 。
李典干掉张辽的可能性
那么我们来看下 , 如果李典想要干掉张辽 , 成功几率有多高?首先我们来看单挑 , 李典这点毋庸置疑会完败 , 基本上不需要考虑 。
【爱历史】张辽和李典有什么仇?李典真想寻仇,成功率可达九成,但他不会做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