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南渝先生:山西阳城北掩山白龙庙山西阳城汤帝庙山西沁水准府君庙山西临汾东羊村后土庙

山西阳城北掩山白龙庙
北淹山位于阳城县城北20公里处 , 海拔1024米 , 山上翠柏环绕 , 郁郁葱葱 , 泉水流淌 。 白龙庙居于北掩山的山巅 , 环境幽静深邃 。 庙内元大德元年(1297年)石碑《重修显圣王庙记》载“白龙庙显圣王庙兴于斯 , 历年久矣 , 乃山川之胜概 , 城邑之壮观 。 东据岩峰 , 西引白崖析城山以具南瞻 , 仙翁岭接为北镇 。 ”
据庙内金泰和二年(1202年)《复建显圣王灵应碑》载 , 皖山白龙庙始建于唐代 。 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 , 庙宇已粗具规模 , 有正殿、舞庭、叫门、东庑等建筑 。 自龙庙后于元大德元年重修 。 据元大德元年《重修显圣王庙记》曰“自元贞二年春经始 , 至大德元年丁酉夏告成 , 正、献二殿榱桷晕飞 , 池、舞两庭檐楹轮兔 。 ”后来 , 白龙庙于明、清多次重建 。
白龙庙坐北朝南 , 规模较大 , 共三进院落 , 现存有山门、戏台(兼二道山门)、献庭、正殿、东西看楼、望雨楼及附属建筑关帝祠等 。 后殿以及部分配殿被毁坏 。
【爱历史】南渝先生:山西阳城北掩山白龙庙山西阳城汤帝庙山西沁水准府君庙山西临汾东羊村后土庙
文章图片
山门面宽五间 , 进深四椽 , 悬山顶 。 中间有四根檐柱为圆形石柱 , 石柱下面柱础雕有动物 。
人山门 , 两侧为二层配楼 , 上下各五间 。 北为戏台兼二道山门 , 面宽三间 。 据金泰和二年(1202年)《复建显圣王灵应碑》记载 , 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 , “上东庑 , 延及门里 , 下舞庭” 。 可见白龙庙至少在金代已经建有戏台 。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创建斋宫重修四社公所碑记》述及白龙庙的重修时曰“并高舞台 , 以肃瞻仰 。 ”
现存的戏台 , 就是这次重修后的遗构 。 戏台的正脊下也有墨书题记可为证“时大清道光二十一岁次协力重修舞楼三间” 。 戏台面宽三开间 , 进深四椽 , 单檐悬山顶 。 前檐有方形小抹棱石柱四根 , 中间又设二木金柱 。 明间檐柱与后檐柱承四椽袱 , 后三分之一处设二金柱 , 金柱间上部有屏风 , 惟现在已不存在 。 左山墙靠后处有小门 , 通向左右耳房 。
【爱历史】南渝先生:山西阳城北掩山白龙庙山西阳城汤帝庙山西沁水准府君庙山西临汾东羊村后土庙
文章图片
戏台后为献亭 , 卷棚顶 , 面宽三间 , 进深一间 , 南北各有四根方形石柱 。
正殿紧邻献亭 , 歇山顶 , 面宽五间 , 殿小有白龙塑像 , 东西两侧还有雷公、电母和风伯、雨师塑像 。 正殿与献亭东西两侧为二层看楼 。
白龙庙西南有关帝庙 , 呈四合院形式 , 主要为清代遗构 。
白龙庙现存有金、元、明、清各时期的碑刻近20通 , 这些碑刻记载了白龙庙的历史以及当时庙宇的情况等 , 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书法价值 , 其中不少碑刻提到戏曲演出活动 。
【爱历史】南渝先生:山西阳城北掩山白龙庙山西阳城汤帝庙山西沁水准府君庙山西临汾东羊村后土庙
文章图片
山西阳城汤帝庙
汤帝庙位于山西阳城郭峪村西南的山坡上 , 坐北朝南 。 明清时 , 郭峪村名人辈出 , 文化底蕴深厚 , 现仍存有大量非常雅致的民居 。 郭峪古村落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 据明万历九年(1580年)《重修汤帝庙舞楼记》中称 , 汤帝庙在“郭峪镇之西南隅 , 地势峻而风脉甚劲” 。
郭峪汤帝庙始建于元代 , 是为了祭祀商代汤王而建 。 初建时 , 仅是一个三合院的小庙 。 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增建 ,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遭火毁殆尽 。 明万历六年到七年间(1578~1579年)又进行重建 。 清顺治九年(1652年)又拆旧重修 。 清顺治九年(1652年)《郭峪镇重建大庙(注指汤帝庙)记》中曰“郭峪镇大庙创于元之至元 , 修于明之正德 , 后灾于嘉靖 , 又修于万历 , 其补葺者亦时有之 。 迄今日 , 乃尽撤其旧而重建焉 。 ”
汤帝庙分上、下两院 , 基本保存了清顺治九年(1652年)扩建后的格局和规模 。 《郭峪镇重建大庙记》碑载“其制正殿九间 , 东西殿各三间 , 东西角殿各三间 , 视旧率高五尺深五尺 。 殿前石台增以石栏 , 改其路之旁行者而中之 。 台下东楼上下十间 , 西如之 。 上以便观会者 , 下以待宾客及居扫之人 , 其中几凳毕具 。 旧无正门 , 无戏楼 , 肇为山门而戏楼在其上 , 其旁两楼以藏社物 。 门外厦五间 , 其旁两楼以置钟鼓 。 ”
【爱历史】南渝先生:山西阳城北掩山白龙庙山西阳城汤帝庙山西沁水准府君庙山西临汾东羊村后土庙
文章图片
【爱历史】南渝先生:山西阳城北掩山白龙庙山西阳城汤帝庙山西沁水准府君庙山西临汾东羊村后土庙】山门面宽三间 , 明间悬有“汤帝庙”三字匾额 , 西侧书“广福门” , 东侧书“宗善门” 。 山门左右分建钟鼓楼 , 均为歇山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