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诸葛亮对马谡有不能描述感情,所以才那么宠幸他?

重建历史 , 就像重建犯罪现场一样 , 只能凭有限的史料证据 , 提出一套合理的解释 。 不过 , 一旦日后发现新的证据 , 可能就得一切从来 , 这也就是研究历史最具挑战性的地方 。 有时候 , 直接的史料太少 , 解释起来就如同天马行空 , 形成各说各话的状态 。 本文正是在史料不足的状况下 , 所做的推测之一 。
所有的怀疑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建兴六年 , 蜀国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 一般人的心态 , 凡事总要打响第一炮 , 所谓:“好的开始 , 是成功的一半 。 ”依照诸葛亮的行事作风 , 他不是个行险侥幸的人 , 可是 , 不知为什么 , 偏偏第一次北伐他就是选择了马谡 , 一个毫无实际作战经验的人担任先锋?
【历史故事】诸葛亮对马谡有不能描述感情,所以才那么宠幸他?
文章图片
因此 , 令人不得不怀疑 , 他们两人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感情 , 由于这份感情的存在 , 蒙蔽了诸葛亮的理智 , 导致他屡屡做出错误的决定?
这种怀疑并不是小岩提出来的 , 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讨论 , 因为汉朝皇帝向来喜欢男宠 , 25个帝王中更有10是同性恋 , 至于其他的也不见得干净 。 仅以汉武帝这个拥有宏图大略的英明皇帝为例 , 男宠就有五个之多 , 《史记》中更是明确记载了汉武帝与韩嫣、李延年的“故事” 。
【历史故事】诸葛亮对马谡有不能描述感情,所以才那么宠幸他?
文章图片
汉朝皇帝有龙阳之好的基因 , 举国上下的风气可想而知 。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 诸葛亮跟马谡玩个背背山之类的 , 也不是那么不能理解 , 况且马谡跟随诸葛亮学习多年 , 仰慕诸葛丞相才华 , 日久生情也未可知 。
交代完背景 , 咱们回到正题 。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性格 , 影响着他的作风 。 首先 , 让我们看看诸葛亮是怎样的人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说:“诸葛亮之为相国?????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 ,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 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善无微而不赏 , 恶无纤而不贬????”简单地说 , 诸葛亮赏罚分明 , 六亲不认 。 话虽然这么说 , 难道没有例外吗?
建兴五年 , 丞相长史向朗 , 跟随诸葛亮到了汉中 , 准备北伐事宜 。 向朗与马谡 , 都是襄阳宜城人 , 或许基于同乡的关系 , 两人素来交情不错 。 有一天 , 马谡竟然逃亡了!至于马谡为什么逃亡 , 史书没有记载 , 原因不详 , 而向朗面对的马谡的逃亡是怎么应对的?
“知情不举 , 亮恨之 , 免官还成都 。 ”
向朗对马谡的逃亡知情不报 , 诸葛亮恨上了向朗 , 将其罢官发还成都 。
这事也太不寻常了 , 临阵脱逃的马谡居然没事 , 反而是将知情不报的向朗罢官 , 这样的处置 , 完完全全违反了诸葛亮一贯的赏罚分明作风啊!
【历史故事】诸葛亮对马谡有不能描述感情,所以才那么宠幸他?
文章图片
咱们咱来看看马谡的生平 。
马谡 , 字幼常 。 以荆州从事 , 随刘备入蜀地 , 曾经担任绵竹成都令 , 越隽太守 , 才器过人 , 好论军计 , 诸葛亮对他另眼相待 , 颇为器重 。 不过 , 刘备临死的时候劝告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 , 不可大用 , 君其察之!”诸葛亮听完却不以为然 , 依旧聘请马谡担任参军 , 而且每次引见谈论 , 自昼达夜 。 两人究竟谈了些什么 , 没人知道 , 但这并非正常现象 。
《魏氏春秋》说诸葛亮事必躬亲 , 连处罚二十以上的案件都要亲自参与 , 与司马懿对抗之时更是每天都很忙碌 , 如果记载属实 , 那诸葛亮怎么还会有时间和马谡谈天 , 而且每次都自昼达夜?除了军计之外 , 他们还谈些什么?
【历史故事】诸葛亮对马谡有不能描述感情,所以才那么宠幸他?
文章图片
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些什么 , 但是诸葛亮与马谡的关系确实与他人不同 。 根据《襄阳记》所载 , 建兴三年 , 诸葛亮出征南中(包括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一带) , 文武百官送行本是件自然的事 , 可是 , 唯独马谡送诸葛亮一送数十里 。 数十里不是个短距离 , 难道有什么话不能当着百官面前说 , 非到那么远的地方再说不可吗?何况内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 只不过是说“攻心为上 , 攻城为下;心战为上 , 兵战为下”这种老生常谈罢了!
既然《三国志》说 , 马谡“好论军计” , 又说诸葛亮“每引见谈论 , 自昼达夜” , 难道他们就从来不曾谈论过出征南中的战略?反而在出征前 , 马谡送了数十里之后才提及 , 这种事不也太奇怪了?
换个角度来说 , 或许是彼此有说不尽的话?彼此依依不舍?马谡在临终的时候 , 写了信给诸葛亮说:“明公视谡犹子 , 谡视明公犹父 , 愿深惟殛鲧与禹之义 , 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 , 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 ”诸葛亮和马谡相差仅十二岁 , 这样短的年龄差距 , 能够建立起父子般的感情吗?何况诸葛亮也有自己的儿子 , 有这种情感上的需求吗?为什么不说是叔侄般的感情?为什么不说是师生般的感情?为什么不是其他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