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孝武帝对五位顾命大臣的职位安排与大明年间其职位相比整体变动不大 , 具有稳定性特征 。 从职务安排上来看 , 五位顾命大臣的职务、职责上体现出明显的制衡性 。 可以看出 , 孝武帝对5位顾命大臣的职位安排:兼具稳定性、制衡性 。
稳定性
整体来看 , 五位顾命大臣所任职位与大明年间相比变动不大 。
自大明三年始 , 刘义恭加领中书监一职 , 一直到大明七年十二月刘义恭随从孝武帝巡幸历阳 , 短暂加领尚书令 , 大明八年五月孝武帝驾崩 , 刘义恭又恢复加中书监 。 同刘义恭一样 , 大明三年起 , 柳元景一直任尚书令这一要职 , 直至大明七年初以柳元景为骠骑大将军 , 孝武帝驾崩后柳元景在原职的基础上重新加领尚书令 。
文章图片
沈庆之虽受顾命 , 但他在孝建二年就已经因年满七十辞职 , 在朝中已无实际职位 , 因此孝武帝对沈庆之的顾命之任也仅是“参决大事 , 若有军旅 , 可为总统” , 而无具体职位、职务上的安排 。
颜师伯自孝武帝为藩王时便任其僚佐 , 孝武帝即位后 , 颜师伯所任职位皆为天子近臣 , 至大明元年以母忧去职 , 大明二年起为青、冀二州刺史 , 大明四年再征还朝 , 任右军将军、吏部尚书 , 大明七年(463年)始任尚书右仆射 。 因颜师伯长期在孝武帝身边任职 , 又曾任吏部尚书 , 对尚书中事自然熟知 , 因此孝武帝将“尚书中事”委之 。
文章图片
五位顾命大臣中职位变动相对较大的是领军将军王玄谟 。 王玄谟入仕以后几乎都在地方外任刺史 , 孝武帝登基后王玄谟历任徐州刺史、豫州刺史、雍州刺史、青冀二州刺史、郢州刺史等 , 直到大明八年二月他才回朝任领军将军 。 但王玄谟曾长期担任军职 , 对军中事务较为熟悉 , 以他为领军将军也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安排 。
可见 , 五位顾命大臣在孝武帝遗诏中与其以往所任官职相比变动并不大 。
五位顾命大臣在大明年间大都已经长期任职于孝武帝遗诏所安排的职位:
文章图片
这一方面说明孝武帝在经过长久考察之后才确定该臣子适合担任这一职位、并且能够在其职位上发挥相应作用 。
另一方面 , 保持顾命大臣所任职位的稳定 , 使其继续从事熟悉的工作 , 也更有利于新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 最大程度降低皇权交替期政局的动荡 。
制衡性
孝武帝对顾命大臣安排的第二个特点是顾命大臣之间的制衡性 。
文章图片
皇帝在安排顾命大臣时 , 一般都会让顾命大臣之间相互制约 , 这有其必然性 。 顾命大臣在先帝去世后 , 协助新帝处理朝政 , 他们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先皇的权威 , 具有极大的象征性与威慑力;同时 , 顾命大臣被先皇赋予协助新帝理政的资格 , 这种资格赋予他们在新帝尚未亲政时期决定朝政大事的权力 。
也就是说 , 先帝任命顾命大臣时 , 相当于将一部分处理国家朝政大事的权力托付给了这些臣子 , 皇位能否顺利传递、皇位交接期间国家机构能否平稳运行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都一定程度上寄托在顾命大臣身上 。 正因顾命大臣的地位如此重要 , 皇帝在选择顾命大臣时才会慎之又慎 , “名器深宜慎惜 , 不可妄以假人” 。
文章图片
所以历代帝王选择顾命大臣时无不小心谨慎 , 唯恐所托非人 , 即使在确定顾命人选后 , 皇帝还要尽可能确定这些人在自己去世后不会联合起来窃取权柄、甚至推翻新帝 , 让顾命大臣互相制衡就是预防顾命大臣联合最有效的途径 。
其次 , 顾命大臣之间相互制衡 , 也是保证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 。 此外 , 孝武帝本性多疑 , 加之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 , 他继位以后唯恐大臣权重威胁皇权 。 “世祖不欲威权在下”、“上不欲威柄在人 , 亲监庶务” , 为了防止大臣权重 , 孝武帝着力削弱大臣权力、加强皇权 。
文章图片
他尽量亲自处理繁杂的朝政 , 废除刘宋前期权力极大的录尚书事一职 , 又将铨选官员的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 孝武帝提防大臣权重的心理在选择顾命大臣时也一以贯之 , 使他们从职位、职务上相互制衡 。
- 【游戏迷】王者荣耀真的毁了你的青春?游戏,真的只是游戏吗?
- 【爱历史】对于珍珠港事件,有人说是个阴谋,美国国会的调查报告给出了答案
- 【游戏迷】三本荒野求生小说推荐,本本精品内容丰富,你都看过吗?
- 【游戏迷】天涯明月刀手游:PVP最强职业推荐,太白不行,神威靠边,图四才是真神
- 【游戏迷】崩坏三迎来劲敌,二次元手游在出神作,街霸对决热血归来
- 【游戏迷】上三宗为何能保证下一代继承武魂?近亲结婚是少数,小说早有设定
- 【游戏迷】原神:龙脊雪山最离谱支线任务,西风骑士的荣耀让我放下了剑!
- 【游戏世界】SN比赛被零封,面临和IG同样的境遇,SOFM的思想需要改变
- 【爱历史】胤祺有着先天的优越条件,却不参与夺嫡,真相值得我们深思
- 【爱历史】志愿军入朝后,朝鲜竟要求由自己统一指挥!彭总是如何答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