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孝武帝对5位顾命大臣的职位安排:兼具稳定性、制衡性( 二 )


首先 , 中书监刘义恭与尚书令柳元景、尚书右仆射颜师伯之间存在制衡关系 。
尚书令是尚书省的长官 。 尚书令既掌握机密 , 又总统行政 。 为了不使权力集中于尚书省 , 曹魏设立中书省 , 逐渐将原属尚书省的决策权侵夺 , 中书省逐渐成为典掌机要、草拟诏令的机要机构 。 中书监是中书省的长官 , 以江夏王刘义恭为中书监 , 而以柳元景、颜师伯分别出任尚书令、尚书右仆射 , 从官职本身来讲 , 就有互相制衡的意图 。
【历史故事】孝武帝对5位顾命大臣的职位安排:兼具稳定性、制衡性
文章图片
尚书省是国家最高政务处理机构 , 尚书令、尚书仆射皆是尚书省的长官 , “尚书令 , 任总机衡;仆射、尚书 , 分领诸曹”、“尚书令敷奏出内 , 事无不总” 。 以柳元景为尚书令 , 实际上是赋予柳元景尚书省中的最高权力 。
但是遗诏又称“尚书中事委颜师伯” , 这就从尚书省内部分化了一部分柳元景的权力 , 使尚书令柳元景的权力受到尚书右仆射颜师伯的制约 , 避免其专权;对尚书右仆射颜师伯而言 , 在职权上也会受到其上级长官、尚书令柳元景的制约 , 双方互相制衡 。 此外 , 若尚书仆射分置左、右 , 则尚书左仆射胜于右仆射 。
【历史故事】孝武帝对5位顾命大臣的职位安排:兼具稳定性、制衡性
文章图片
因此尚书右仆射颜师伯也会受到尚书左仆射、营浦侯刘遵考的制衡 , 本质上也是分权制衡的意图 。
孝武帝遗诏:“事无巨细 , 悉关二公 。 大事与沈庆之参决” , 这清楚体现出——孝武帝为防止刘义恭与柳元景专权 , 让沈庆之来制衡二人 。 通过对刘义恭、柳元景、颜师伯三人职位的安排 , 孝武帝将国家的主要行政大权——包括政务决策及具体行政事宜处理权力交给了他们 , 又从职权上令其互相制衡 。
【历史故事】孝武帝对5位顾命大臣的职位安排:兼具稳定性、制衡性
文章图片
其次 , 军事事务上让沈庆之与王玄谟互相制衡 。
沈庆之在孝建二年已经年老致仕 , 虽然在国家发生重大军事事务时——如大明三年竟陵王刘诞谋反 , 沈庆之依然会被起用 , 但他实际上早就已经不在朝中任职了 。 因此 , 顾命大臣中实际负责军事事务的其实是担任领军将军的王玄谟 。
【历史故事】孝武帝对5位顾命大臣的职位安排:兼具稳定性、制衡性
文章图片
领军将军“掌内军” , “总统京城内宿卫之兵” , 是负责保卫京城安全的最高禁卫军首领 , 孝武帝任命王玄谟为领军将军的同时 , 又将统领外监军队的权力也交给了王玄谟 。 刘宋初期 , 领军将军一般不统外监 , 文帝元嘉十八年 , 赵伯符任领军将军 , 文帝将统领外监的权力交给了赵伯符 , 张金龙先生认为 , 这一安排进一步扩大了赵伯符的权力 。
此时孝武帝亦使领军将军王玄谟统领外监 , 也是为了起到同样的效果 。 孝武帝遗诏:“若有军旅 , (沈庆之)可为总统” , 这显然是让沈庆之来制约王玄谟 。 此外 , 王玄谟掌握内、外监 , 也可以对掌握行政大权的刘义恭、柳元景、颜师伯三人起到制衡作用 。
【历史故事】孝武帝对5位顾命大臣的职位安排:兼具稳定性、制衡性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孝武帝对5位顾命大臣的职位安排:兼具稳定性、制衡性】总体而言 , 在顾命大臣职位安排上 , 孝武帝一方面令其保持稳定 , 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新旧皇帝交替期间政局动荡的可能性;同时使顾命大臣在职位、职责方面相互制衡 , 从制度层面尽可能避免顾命大臣结党营私、独断专行 。 尽管孝武帝的安排在其去世后很快被破坏 , 但其为了稳定朝局做出努力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