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旧日东宫嫡子,居心甚不可问—“弘皙逆案”始末

乾隆四年(1739年)九月 , 登基刚刚四年的乾隆帝一改往日里“宽和、仁厚”的面目 , 突然发动了对部分皇室宗亲的打击和惩处 。 乾隆帝以“诸处夤缘 , 肆行无耻”的含糊罪名 , 首先拿下了担任正黄旗满洲都统兼火器营统领的弘昇 , 这是乾隆帝即位以来 , 第一次查办宗室子弟(弘昇是乾隆帝五叔恒亲王允祺长子) 。 而且 , 在处置弘昇的谕旨中 , 乾隆帝还颇有深意的说“伊所谄事之人 , 朕若宣示于众 , 干连都多 , 而其人亦何以克当 。 故朕仍尽亲亲之道 , 不肯暴扬 。 此后王公宗室等 , 当以弘升为戒 , 力除朋党之弊 , 念切国家 , 保全宗室之颜面 。 ”这就是说弘昇还有同党 , 自己考虑到“亲亲之谊” , 所以才没有立即公开查出 , 有些人要自在些 , 以此为戒 。
十月间 , 又有人向皇帝告发弘昇曾经和理亲王弘皙(康熙帝废太子允礽之子)、庄亲王允禄(康熙帝第十六子)等人“结党营私、往来诡秘、欲图不轨” , 乾隆帝雷霆震怒之下 , 再下诏令宗人府彻查此案 。
宗人府秉承皇帝旨意 , 立即展开了对弘皙、允禄等人的调查和审问 , 经过一段时间的审理 , 宗人府向乾隆帝奏报了这起“宗室结党案”的审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弘皙、允禄、弘昇等人“私相交结 , 往来诡秘”、且宁郡王弘皎(怡亲王允祥嫡四子)、贝勒弘昌(怡亲王允祥庶长子)、贝子弘普(庄亲王允禄次子)、镇国公宁和等宗室都牵连其中 , 诸人以弘皙为首 , 擅干国法 , 自成一体 , “渐有尾大不掉之势” 。
在奏折的最后 , 宗人府宗令、康亲王巴尔图向乾隆帝汇报了宗人府所拟定的处罚意见——奏请将允禄、弘皙、弘昇革去本爵 , 永远圈禁;弘晈、弘昌、弘普、宁和则革爵降为闲散宗室 , 永不叙用 。 同时 , 宗人府在拟定诸人不法、请旨降罪的奏折上 , 特别指出理亲王弘皙在听审期间“不知畏惧 , 抗不实供” , 顽抗到底的不合作态度 。
对于这些“心怀叵测、结党营私”的宗亲们 , 乾隆帝做出了相对而言还算宽大的裁决:对既是雍正帝的托孤大臣又是乾隆帝登基时的辅政大臣、十六叔庄亲王允禄 , 乾隆帝评价说“王惟务取悦于人 , 遇事模棱两可;朕看王乃一庸碌之辈 , 若谓其胸有他念 , 此时尚无可料其必无 。 ”明着说十六叔庸庸碌碌、胸无大志 , 没什么成就 。 最后只是“停双俸 , 罢理藩院尚书”罢了 。
【爱历史】旧日东宫嫡子,居心甚不可问—“弘皙逆案”始末
文章图片
而其他人 , 乾隆帝也一一评价:弘昌“秉性愚蠢”、弘普“所行不谨”、弘晈“乃毫无知识之人”、弘昇“无藉生事之徒” , 总之都是一帮不中用的窝囊废;对他们的处罚则是:弘昌革爵 , 降为闲散宗室;弘普革爵、交其父庄亲王严加管束;弘皎停郡王世袭 , 终身罚俸;宁和革爵、降为闲散宗室;弘昇则“革爵、永远圈禁” 。 看起来板子打得重 , 其实这几个人中 , 弘普革爵当月就受封奉恩镇国公 , 第二年就当上了宗人府右宗人;弘皎依旧是宁郡王 , 除了没俸禄(五千两一年 , 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 其他一切照旧;弘昌虽然被革爵 , 但是自由自在 , 也没被圈禁 , 六十六岁时寿终正寝;而获罪最重的弘昇 , 虽然明面上“永远圈禁” , 但五年后也被释放 , 并授“一等侍卫” , 最终成为“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 , 五十九岁善终 , 追谥“恭恪贝勒” 。
也就是说 , 这一场“宗室结党不轨案”中 , 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没什么实际处罚 , 大致相当于“给个教训、允许改过自新”也就罢了 。 但乾隆帝对于“结党案”的首要人物(或者说他认为的首犯)、自己最年长的堂兄、理亲王弘皙的处置 , 却出人意料的严厉 。
最开始 , 乾隆帝还没有太大的动作 , 只是将弘皙革除亲王爵位 , 软禁于昌平郑家庄王府内 。 但乾隆帝对于弘皙“结党不轨”之事却很是忌惮 , 专门下诏申饬:“皇祖时 , 伊父子获罪 , 将伊圈禁在家 。 我皇考御极 , 敕封郡王 , 晋封亲王 , 朕复加恩厚待之 。 乃伊行止不端、浮躁乖张 , 于朕前毫无敬谨之意 , 惟以谄媚庄亲王为事 。 且胸中自以为旧日东宫之嫡子 , 居心甚不可问 。 即如本年遇朕诞辰 , 伊欲进献 , 何所不可 , 乃制鹅黄肩舆一乘以进 。 朕若不受 , 伊即将留以自用矣 。 今事迹败露 , 在宗人府听审 , 仍复不知畏惧 , 抗不实供 , 此尤负恩之甚者!”
杀人诛心 , 乾隆帝一句“自以为旧日东宫之嫡子 , 居心甚不可问”的断语 , 彻底将弘皙打翻在地 , 再无任何辩解和转圜的可能 。 而乾隆帝这毫不留情的指责 , 明摆着就是说弘皙还有“谋朝篡位的不臣野心” 。 皇帝这样的表态 , 说明他已经把弘皙视为皇权的最大威胁 , 一定要彻底扳倒才罢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