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有啥区别?这些关键点妈妈要了解

甜椒儿妈妈 , 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 , 喜欢分享 , 喜欢倾听 , 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 , 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 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
文|家有小甜椒儿(专注优质原创 , 抄袭必投诉维权 , 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 , 会遵守一定的发育规则 , 与其说是遵守规则 , 不如说是人们从孩子发育的进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 但是 ,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像大多数孩子一样 , 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成长 , 比如说“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就是两种特点 , 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先爬后走 , 少数的孩子“还没爬就先走” 。
很多家长容易忽视其中的差别 。
“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有啥区别?这些关键点妈妈要了解
文章图片
“不爬就走”和“先爬后走”这些区别 , 妈妈有必要了解
身体协调能力有差别
正常来说 , 宝宝是先学会爬行 , 然后学会站立 , 再学会走路 。 不过有的宝宝并没有“爬行”这个阶段 , 直接学会走路 。
很多妈妈容易忽视两者之间的区别 , 实际上区别很大 , 首先身体协调能力就不一样 。
爬行的过程是手脚配合身体的训练过程 , 这个过程很好地锻炼了宝宝的手脚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 如果没有爬行的训练 , 直接走路 , 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远远不及先学会爬行再学会走路的孩子 , 而直接走路的孩子 , 未来运动能力也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
“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有啥区别?这些关键点妈妈要了解
文章图片
大脑发育进程有差别
另外爬行的过程中 , 还很好地刺激了大脑的发育 。
第一点提到了 , 爬行是手脚协调、并良好地配合身体的过程 , 而这个过程又能够刺激大脑的发育 , 促进大脑的发育 。
先爬后走显然更有利于大脑的发育 。
影响大脑的前庭功能
不爬就走的宝宝 , 大脑前庭功能会受到影响 , 当有外界刺激的时候 , 因为大脑的前庭功能发育受到影响 , 所以难以维持身体系统的平衡 , 除了影响个人的运动指标以外 , 还容易晕车、恐高 。
“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有啥区别?这些关键点妈妈要了解
文章图片
孩子“不爬就走”是天生还是后天原因?
孩子不爬就走 , 是后天环境所致 。
那些没有学会爬行就直接走路的宝宝 , 往往是家长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爬行空间 , 或者是限制孩子爬行 , 宝宝被“逼”直接学会了走路 。
宝宝长到8个月的时候 , 就会“跃跃欲试” , 不再乖乖坐在一个地方 , 突然发现了自己的“特异功能” , 会不断想要尝试 ,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给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爬行空间 , 让宝宝任意练习爬行 , 而不是受到限制 。
“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有啥区别?这些关键点妈妈要了解
文章图片
1岁以内的宝宝发育过程 , 妈妈需要了解
新生儿每天都在成长 , 隔一天不见就会惊喜发现孩子又掌握了新技巧 , 了解孩子的发育进程 , 更有利于缓解妈妈的疲劳 , 科学带娃 。
1、1个月的宝宝
一个月的宝宝相对来说 , 是很容易带的 , 他们每天除了吃奶就是睡觉 , 最多是眼睛四处乱转 , 认识周围的环境 。
不要小看一个月的小宝宝 , 他们已经可以辨别出妈妈的声音了 , 虽然脾气暴躁 , 但是很容易被妈妈安抚 。
2、2~3个月的宝宝
2个月的宝宝反射消失 , 自发性动作增多 , 喜欢盯着人的脸观察 , 喜欢颜色亮丽的图案 , 妈妈可以在房间里贴上一些颜色亮丽的图案 。
2个月的宝宝会在吃奶的时候被周围的动静吸引 , 说明孩子的大脑发育有了很大的进步 。
宝宝3个月的时候 , 小手动作增多了 , 小手不再安分 , 喜欢拍打或者是握紧小拳头 。
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减少了 , 夜间长睡眠时间增加了 , 妈妈的睡眠质量稍微有所好转了 。
3、4~5个月的宝宝
宝宝有了明显的发育和成长 , 尤其是小手变得更加灵活了 , 可以抓握玩具了 , 也知道护着自己的东西了 , 当有人拿走他的玩具的时候 , 他会用哭闹来表示不满 。
4、6~7个月的宝宝
宝宝的身体发育有前进了一大步 , 宝宝可以坐起来了 , 但是坐的还不是很稳当 , 妈妈一定要留心不要让宝宝受到伤害 。
7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自己尝试做起来了 , 宝宝变得越来越活跃了 , 每天醒着的时间边长 , 喜欢到外边去玩 , 开始喜欢躲猫猫的游戏了 , 经常会发出悦耳的笑声 , 同时脾气也越来越大 , 稍不随心就会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