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汉以强亡,是说汉末外战无敌吗?以公孙瓒为例,澄清此谣言

汉末虽诸侯林立 , 却仍外战无敌 , 这是近年来广为传播的一个谣言 。 而王夫之读通鉴论那句"国恒以弱丧 , 而汉以强亡"似乎又成了这个谣言的有力证据 。 实际上看完王夫之这段论述的全部就会知道 , 此处的汉以强亡绝不是在赞扬汉朝的强大 , 反倒是在批评"士大夫而欲有为 , 唯拥兵以戮力于边徼;其次则驱芟盗贼于中原" 。
这句话是说 , 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为了自己有所作为 , 对外对内展开了无休止的战争 , 最终招致诸侯林立 , 由此"汉以强亡" , 此处的强与其说是强大倒不如说是强横 。 事实上 , 穷兵黩武的汉末对外败绩绝不算少 , 本文就以常被认为威震鲜卑乌桓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为例 , 见微知著 , 来审视一下汉末的战绩 。
【爱历史】汉以强亡,是说汉末外战无敌吗?以公孙瓒为例,澄清此谣言
文章图片
公孙瓒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是论证汉末外战无敌时常被提及的一支部队 , 记载中有
公孙瓚每闻边惊 , 辄厉色作气 , 如赴仇 。 尝乘白马 , 又白马数十匹 , 选骑射之士 , 号为"白马义从" , 以为左右翼 , 胡甚畏之 , 相告曰:"当避白马长史 。 "
如果只看这么一处记载 , 白马义从的由来是说公孙瓒在与胡人交战时好骑乘白马 , 并且将自己的骑兵卫队也配置了白马 , 起名为白马义从 , 胡人十分畏惧他 , 于是口耳相告"当避白马长史" 。 此处记载出自王粲的《汉末英雄记》 , 然而在同书此段记载的上一句 , 还提了另一种说法 。
一曰胡夷健者常乘白马 , 瓚有健骑数千匹乘白马 , 故以号焉 。
若按照这种说法 , 白马义从就不是什么打出来的战绩了 , 纯粹是胡人的健者喜欢骑乘白马 , 公孙瓒模仿一下 , 把自己的精锐骑兵也配置了白马 。 这两种记载存在于同样一部史书 , 在并无其他史料佐证哪种说法更可信的情况下 , 何以厚此薄彼 , 只取信白马义从令胡人畏惧的说法呢?
【爱历史】汉以强亡,是说汉末外战无敌吗?以公孙瓒为例,澄清此谣言
文章图片
白马义从
公孙瓒对乌桓的战绩其实颇不足道
汉末 , 朝廷对乌桓控制力削弱 , 乌桓大人各称王 , 反叛的乌桓势力大致如下:
辽西乌丸大人丘力居 , 众五千馀落 , 上谷乌丸大人难楼 , 众九千馀落 , 各称王 , 而辽东属国乌丸大人苏仆延 , 众千馀落 , 自称峭王 , 右北平乌丸大人乌延 , 众八百馀落 , 自称汗鲁王 , 皆有计策勇健 。
其中跟公孙瓒屡次交手的一部首领是丘力居 , 众五千馀落 , 这个势力真的不强 。 东汉时期匈奴经历了南北两部分裂、天灾、汉朝打击 , 最终北匈奴政权土崩瓦解 , 部分西迁 , 部分降汉 , 在经历过多次打击后留在草原的匈奴人还有多少呢?按照后汉书的记载"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 , 对比之下就知道丘力居的势力比之昔年匈奴是多么微不足道了 。
我们根据同为东胡的鲜卑推测一下乌桓丘力居的兵力 , 北匈奴残余的十余万落兵马全部被鲜卑接收 , 整合了匈奴残余势力的鲜卑变得强盛 , 史书记载鲜卑"称兵十万" 。 当年乌桓校尉耿晔击鲜卑 , 鲜卑投降汉朝 , 此时鲜卑的人口已有三万余落 , 整合了匈奴的十余万落残余势力之后 , 鲜卑的人口当在十五万落到二十万落之间 。 而鲜卑称兵十万 , 平均一落出不了一兵 , 那么五千落的丘力居兵力大体上也就三四千人 , 纵然算上其余各部联军 , 大概也不过一万多人罢了 。
【爱历史】汉以强亡,是说汉末外战无敌吗?以公孙瓒为例,澄清此谣言
文章图片
丘力居
估算了丘力居的兵力 , 我们再看公孙瓒对丘力居的战绩 , 可谓败多胜少 。
迁中郎将 , 封都亭侯 , 进屯属国 , 与胡相攻击五六年 。 丘力居等钞略青、徐、幽、冀 , 四州被其害 , 瓒不能御 。
瓒深入无继 , 反为丘力居等所围于辽西管子城 , 二百余日 , 粮尽食马 , 马尽煮弩楯 , 力战不敌 , 乃与士卒辞诀 , 各分散还 。 时多雨雪 , 队坑死者十五六 , 虏亦饥困 , 远走柳城 。
公孙瓒击败了叛逃入乌桓的中山太守张纯 , 从而升职为中郎将 , 之后与乌桓交战了五六年 , 落得个丘力居抄掠四州 , 瓒不能御 , 而一次深入进攻的行动中 , 公孙瓒更是被包围了两百多天 , 粮食用尽 , 力战不敌 , 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乃与士卒辞诀" , 好在此时下了大雪 , 公孙瓒一方虽然损失惨重但毕竟是在城里 , 城外的乌桓先支持不住选择了退兵 , 这样公孙瓒才保住了性命 。
公孙瓒败于麴义的羌人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