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坚强书写母爱

本文转自:济宁日报
她用坚强书写母爱
——记第八届全市道德模范周素真
她用坚强书写母爱
文章图片
■本报采访人员梁琨
每当人们还在睡梦之中 , 家住在金乡县鱼山街道花园社区的周素真已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伺候两个先天残疾的儿子 , 为出门谋生计的丈夫做饭 , 洗衣、做家务……看似简单的行为 , 足以消耗周素真一整天的时间 。 而这样的生活 , 她已走过了37个年头 。
37年前 , 儿子的出生为周素真的小家增添了许多欢乐 。 但孩子一岁多时行走异常 , 被诊断患有“婴儿瘫” 。 为了给孩子治病 , 夫妻俩到处奔走 , 足迹遍布省内省外 , 但孩子的病情却一直没有好转 。 无计可施的夫妻二人 , 寄希望于孕育出下一个健康的生命 。 不幸的是 , 二儿子也是先天性残疾 。 原本愁云惨淡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
两个孩子天生体弱 , 小时候生病互相传染 , 经常一起拉肚子、感冒 。 周素真记忆最深刻那次 , 丈夫恰巧去地里干活 , 她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出门 , 半路下起了雨 , 大儿子因为受凉拉在了车里 , 弄得她手忙脚乱 。 周素真既担心孩子淋雨加重病情 , 又着急清理车子 , 两个孩子还哇哇大哭 , 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帮忙的人 , 绝望从心底升起 , 她不禁也跟着哭了起来 , 感觉生活是那么艰难 。 可即便如此 , 她也从未放弃过 。 “我以前也看过丢弃残疾孩子的报道 , 但是我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 就算再难、再苦 , 我也会坚持下去 。 ”回忆起过去的种种辛酸 , 周素真忍不住落泪 , 但说这些话时 , 她的眼神格外坚定 。
两个孩子大小便不能自理 , 经常把身上弄得一片狼藉 。 为了防止孩子长疮 , 周素真每天都要给他们换洗几身衣服、擦洗几遍身体 。 在早些年 , 周素真家里没有暖气 , 到了冬天 , 两个孩子不能活动怕冷 , 腿上冻得都是黑色的冻疮 。 周素真给他们每人做了50多条棉裤 , 每条棉裤都像棉被那么厚 , 每天给他们换几条、经常拆洗 , 天天从凌晨忙碌到深夜 。
周素真想尽一切办法 , 让两个行动不便的孩子吃饱穿暖 , 同时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 , 给家人提供温馨的生活环境 。 “前些年 , 我们回迁到花园社区 , 冬天有暖气 , 孩子们也就不再受罪了 。 而且那么多好心人帮助我们 , 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 ”周素真说 , 有一次 , 包户干部杨翠华到家里来 , 闲聊时 , 无意间提起孩子们都爱喝羊肉汤 , 偶尔能喝上清汤就高兴得不得了 。 第二天 , 她就买了二斤羊肉挂在了家门把上 。 “好心人的这些帮助 , 我们没齿难忘 。 ”
看着周素真感恩的神情和知足的笑容 , 谁又能想到 , 这位坚强的母亲曾做过两次大手术 。 在长期高负荷的劳作和忧思中 , 周素真身体状况逐年变差 , 2008年 , 周素真被诊断出胆部癌症、乳腺肿瘤 , 连续做了两个大手术 。 出院后 , 她不顾自己的病情 , 每天依然忙忙碌碌 , 把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井井有条 。
“家里不宽裕 , 困难也多 , 没办法给公婆买多少好东西 , 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尽尽孝心 。 ”虽然生活辛苦、条件紧张 , 但周素真仍然尽心履行着作为儿媳的义务 。 公婆身体健康 , 膝下三个儿子 , 平时单独居住 , 周素真出门买菜时会挑老人喜欢的买上一份送到家去 。 赶到荠菜、榆钱、地瓜生长的季节 , 她会摘上一些 , 做成老人喜欢吃的窝窝送去 , 还经常上门给老人理发 , 给老人收拾院子、打扫卫生 。 “每天起早贪黑照顾两个儿子 , 很不容易 , 还处处想着自己的公婆 , 想方设法尽自己一份孝心 , 实在是难得 。 ”邻居们常常称赞周素真的孝顺 。
正是在周素真的影响下 , 女儿周梦雨学习刻苦 , 乐于助人 , 有着坚韧的心性和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 “孩子愿意读书 , 我们再难也要供她上学 。 ”提起在北京攻读研究生的女儿 , 夫妇二人的脸上都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 女儿从来不和同龄的孩子攀比吃穿 , 没跟家里伸手要过钱 , 也从没抱怨过学习苦和累 。 从高中开始 , 她就开始勤工助学 , 大学时在课余时间做家教、勤工助学 , 自己解决生活费的问题 。 周梦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要用知识改变命运 , 让家人过上好生活 。 ”
她用坚强书写母爱】37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 , 没有把周素真压垮 , 相反 , 生活的磨难让这位母亲更加坚强和智慧 。 这些年来 , 她以朴素的善良、刚强的毅力和博大的母爱 , 书写着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