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矛盾为什么是千古难题?

作者:黎荔
婆媳矛盾为什么是千古难题?与中国家庭的轮回机制有关 。 当母亲责备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 , 媳妇诘问“我和你妈掉进水里你救谁” , 其实表达的是一种情感的争宠 。 这种婆媳“吃醋”背后 , 是畸型的中国家庭伦理 。
婆媳矛盾为什么是千古难题?
文章图片
怎样做父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 1919年鲁迅曾在《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一文中呼吁要“救救孩子” , 当时的背景是新文化启蒙 , 要以割除陈旧传统的方式来为孩子成长开辟一条新路 。 斗转星移百年后的今天 , 普遍上 , 中国男人在参与家庭的程度依然很低 , 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封闭 。 并不是因为生存压力 , 而就是最基本的情感上的封闭 。
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的结构都是这样的 , 男人是回避型的 , 女人是索取型的 , 这是非常典型的一种婚姻状态 。 中国人活得粗糙 , 婚姻也受到各种桎梏 , 许多人都很难找到情投意合的配偶 , 常见的婚姻态度就是“凑合着过” , 往好听里说 , 就是“迁就”、“宽容” 。
中国男人缺乏情感能力 , 而且合理化成我要去投身事业 , 我要去养家糊口 , 觉得这就是对家庭的责任了 。 其实 , 正确的家庭是由爱组建起来的 。 物质只是其中很重要很正常的一部分 , 物质是绝对不可以组建一个真正的爱的家庭 , 家庭的核心是情感 。 但在中国家庭中 , 大家都缺乏情感能力 , 讲责任讲伦理 , 多于讲情感讲关系 。 男性从婚姻窒息中逃离的方式很多 , 而女性的天空是低矮的 , 她们日复一日 , 在柴米油盐的琐碎操劳中 , 领受着无爱乏味的人生 , 却根本逃不掉 , 社会认可女性的移情方式 , 就是把情感全都倾注和投入在子女身上 。 凡是子女身上获得了超出合理的母子情 , 就是控制欲 。 轻一点的 , 便是掌控孩子的婚恋和生活 , 要求子女事事都按母亲的意愿来行事、“逼婚”、“催生孩子”是常态;严重的 , 便是恋子情结 , 阻挡任何走进儿子生活的“第三者” 。 记得前些年 , 宁波慈溪发生过一起命案 , 一位年轻的女护士赵某在家中的楼下被人杀害 。 死者的孩子今年才5岁 , 春节后三口之家刚从南京旅游回来 。 当地警方迅速破案 , 事情原委是:婆媳之间长期不和 , 后来 , 儿子和儿媳买房搬出去住 , 看到儿子儿媳旅游秀恩爱之后 , 母亲的恶向胆边生 , 花了5万元雇凶杀人 。 这是一个极端的恶性案件 , 应该说不具备普遍意义 , 但是 , 我们从中看到一个心理扭曲的母亲和一个步步后退的儿子 , 以及一个夹在中间真正受害的妻子 。 这是一个典型的婆媳矛盾极端案例 , 母亲为何见不得儿子夫妻感情和睦呢?一旦儿子不受控制了 , 在情感上与她有所疏离 , 她便买凶杀人 。
婆媳矛盾为什么是千古难题?
文章图片
其实在这个案例中 , 关键人物是夹在妻子与母亲之间的儿子 , 他与现任妻子的感情不错 , 反抗自己的母亲 , 几番努力脱离他母亲的影响 , 把自己的小家庭搬出来;不久前还在朋友圈写道:老婆 , 我永远爱你!可惜 , 仍然敌不过母亲的丧心病狂 。 在中国的孝道文化规训下 , 儿子反抗母亲的动作是微弱的 , 更多可以说是用“逃离”的方式来回避问题 。 一个人做事的动机 , 从为了赢取长辈或他人认可 , 切换到为了自己的利益、欲望或使命 , 这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 逃离的儿子 , 其实仍然是个“乖乖男” , 就是一路压抑自己的需要而迎合别人(母亲和妻子) , 希望成为别人眼中的“好人” , 而没有主动地在长期互动中理性地重构母子关系 。 据了解 , 在这个案例中 , 从儿子小的时候开始 , 这个婆婆连老公都不许接近儿子 , 父子亲热就发火;而儿媳的出现 , 对她而言 , 更是一个“第三者” , 触犯了她的禁脔 。 当母亲的角色越来越主导 , 丈夫的角色渐渐褪色 , 尤其这类丈夫同时也是特别疏离的父亲 。 这类母亲基于她们本身的情绪问题 , 令她们无意识下想霸占心中深爱的男性 , 继而把这种想法投射在可以控制的儿子身上 。
婆媳矛盾为什么是千古难题?
文章图片
父亲如果从情感上完全脱离家 , 容易造成儿子性别认同出现问题 , 母亲难以避免把儿子摆到丈夫的那个位置 , 向儿子索取情感 。 被妈妈索取情感的男人 , 基本上都会成为回避型人格 。 什么叫回避型人格的男人?在小孩子的时候 , 他体验到了情感是难以承受之重 。 所以 , 等他长大结了婚 , 应该给妻子情感的时候 , 会刺激他童年时候感受到的不可承受之重 。 于是 , 他只有回避依恋关系 , 因为爱对他来说是一件负担很重的事情 。
还有一些家庭 , 当母亲与父亲经常发生争执 , 母亲倾向希望得到儿子的同情和理解 , 尤其如果儿子跟父亲关系疏离 , 接下来会形成了母亲与儿子联合跟父亲对立的关系 , 儿子会视男子气概是一种粗暴和不体贴的表现 , 继而拒绝表现自己男性的一面 。 这就可以解释 , 为什么在很多同性恋者个案中发现存在一种非常亲密依赖的母子关系 。 很多人都不知道与母亲的关系会对我们未来的生活有多大影响 。 母亲 , 仿佛幽灵一般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 指导着我们每一个行为 , 即使我们早已成年成婚 。 在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 , 他和最初抚养他的这个人建立的情感纽带 , 将会成为他一生情绪发展、沟通模式、人格发展的基础 。 一个人一生中可能没有任何一种关系 , 可以像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一样 , 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出我们的人格和沟通模式 。
婆媳矛盾为什么是千古难题?
文章图片
一个没有得到丈夫足够的爱与关怀的母亲 , 在孩子身上寄托了所有希望 , 不知道人与人的边界什么 , 认为一切都应该在自己职权范围 , 当管不着就开始歇斯底里 。 一个承担了母亲所有爱与希望的儿子 , 从小被情感绑架不能忤逆、按照着母亲的希望生活 , 在层层压力下只想找个地方遁逃 , 一个被母亲认为成为威胁的儿媳 , 在轮回式的恶性循环里 , 将缺爱的失落移情到自己的子女身上 , 成就下一代的母亲与儿子 。 这就是中国家庭的轮回机制 。
当儿子逃离家庭的一地鸡毛之后 , 剩下的就是互撕的婆媳——两个被情感折磨得躁郁无比、虐心虐肺每天如在深渊的女人 。 与男人不同 , 她们两个就算互杠到底 , 也绝不逃离这个被称之为家的地方 , 害怕断了那份依赖后 , 未知的孤独 。 这一切 , 都因为女人身心太弱小、无法把控自己的人生所致 。 在情感困扰中 , 财富、地位、学识 , 统统不足以使女性豁免于情感上的弱势 。
婆媳矛盾为什么是千古难题?
文章图片
从七零、八零到九零 , 其实我们家庭生存环境并没有变化太多 , 常规模式是:强势挑剔的母亲+沉默隐形的父亲 , 或者受气怨恨的母亲+严苛粗暴的父亲 。 通常两种模式合二为一 , 看似强势的母亲恰恰在感情中是弱势的 , 看似柔弱幽怨的母亲 , 又正是以受害者的面目操控着整个家庭 。 在这种夹缝里成长的女孩和男孩 , 其实从未真正体验过——亲密 , 更不用说在心理上完成与父母的健康分离 。 父母们总是想着给孩子搭建最好的港湾 , 希望能一辈子看护着孩子 , 殊不知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婴” 。 你以为这个社会这么多的“妈宝男”、“妈宝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 是父母尤其是母亲一手培养的 。 这个问题存在于你、我、她 , 无数个表面光鲜实则内心哀怨的女性巨婴之中 , 这个问题存在于你、他 , 无数个表面坚强实则内心怯懦的男性巨婴之中 。 而我们在子女成年后、仍然要强行介入子女生活的中国父母 , 在心理上也何尝不是巨婴?巨婴“NOT体型大的婴儿 , 而是不管多大 , 精神上依旧无法独立的人 。
现在社会正生产越来越多的巨婴 。 都市男女到30岁依然吃在家里住在家里问父母要钱 。 说起来老大不小 , 行为依然是孩子做派:需要照顾 , 需要指导 , 期待许可 , 逃避选择 , 逃避责任 , 逃避辛苦 , 逃避独立生存的压力 。 这些巨婴的背后 , 都有不肯退出和放手的父母的影子 。 如果能够深入挖掘 , 都能挖掘出这些行为和他们与母亲的相处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婆媳矛盾为什么是千古难题?
文章图片
想起龙应台在《目送》一书中那段经典的感悟:“我慢慢地 , 慢慢地了解到 ,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 只不过意味着 , 你和他的缘份 , 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他的背影 , 渐行渐远 。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 ,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 而且 ,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父母承担抚育子女的任务 , 但这只是丰盛人生中的一部分经历 。 子女在十八或二十岁之后就脱离了父母家庭 , 独立生活;即便还住在一个屋檐下 , 孩子也有自己的工作、朋友 , 将来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人生 , 拥有独立的人格 。 与孩子的这一段同行与成长 , 是非常美好的人生体验 , 孩子们长大离开 , 原本就是人生的常态 , 那些对亲密关系的依恋不舍 , 增加了我们生命的厚度、情感体验的丰富 , 但绝不会比我们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 合格的父母 , 应该为孩子的“独立宣言”感到高兴!
婆媳矛盾为什么是千古难题?】今天 , 所有正在或将来要做母亲的现代女性 , 都不应为了结婚而结婚 , 一生只为“家”这个社会结构付出 , 为了得到更多的认可和爱 , 长期压抑自我的需要 , 为别人而活而放弃做自己 , 最后又因“憋”成内伤的压抑导致的愤怒 , 伤害自己 , 攻击他人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恐慌地发现 , 能够紧握在手中的东西越来越少 , 大部分都在逐年贬值 , 于是与周围人关系紧张 , 与这个世界的关系紧张 , 不惜一切抢夺存在感 。 在回首一生的时候 , 发现都没有人生规划过 , 以至于从来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真正价值 , 虚荣心填满了三围 , 一点容颜 , 经不起岁月的研磨 , 即使满怀着对子女的爱意 , 最后也以鸡飞狗跳终结 。 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另一种活法 , 心胸、格局、成熟、练达 , 活得神清气爽 , 气场全开 , 也许我们曾经没有做对 , 但永远也不晚 。 斑斓多姿的世界 , 是在我们一生中都可以塑造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