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CT检查会致癌”被夸大了!做一次没有那么恐怖

说到CT检查,你一定不陌生。
而且很多人心中还有这样的疑问:
胸片、CT到底有多少辐射?
做多了会得癌吗?
一年做多少次是合理的检查?
哺乳期做了后可以喂奶吗?
辐射|“CT检查会致癌”被夸大了!做一次没有那么恐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次发现X射线,并拍摄了人类第一张X光照片。
辐射|“CT检查会致癌”被夸大了!做一次没有那么恐怖
文章插图

(图为伦琴用X线拍摄其夫人的手骨照片)
随后X射线被应用于医学,它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如果向人体发射X线,一部分穿过人体,一部分被吸收到人体。
密度越高的组织,对X线吸收能力越强,这样,通过记录穿过人体的X线剂量,就可以了解被吸收的情况、了解身体内部器官的状态,比如肺内有没有长出密度高的结节,这就是最简单的胸片的原理。
CT是以X线原理为基础进行的装备升级,显示的是断层组织分布,所以又称断层CT,就好比紫菜卷,CT机器就是负责把寿司切成片,反映横断面器官的情况。
辐射|“CT检查会致癌”被夸大了!做一次没有那么恐怖
文章插图

更精细的对比分辨率,不会重叠的解剖结构对比,是CT相比X线具有的优势,会让医生对病灶看得更直观。
随着新科技的兴起,CT广泛应用到更多领域:
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图形质量更高的多层螺旋CT、快速全身检查的petCT等,极大拓展了CT的应用天地。
CT与X射线,掀起了一场疾病诊断革命,医生可以无创伤地获取患者体内的病变信息,外科医生可以在手术前得到明确的诊断。
恶性肿瘤、皮肤溃烂、掉牙、脱发……
最初研究X线的科学家们毫无防护,频繁大剂量全身接触射线后可能出现上述那些症状。
尽管现代影像学技术不断改进,辐射问题,仍然不可避免。
直到现在,放射科也被视为“高危职业”之一。
X射线产生电离辐射,释放损伤DNA的自由基,可能引发细胞癌变[1]。
但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毫希沃特(mSv),是器官吸收辐射有效剂量的单位。
我们看下身体不同部位组织能承受的辐射有效剂量值[2-4]:
那么,多大辐射的剂量会引发癌症?
2013年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对比68万名接受CT扫描的儿童与1000万同龄未接受CT扫描的儿童,估算出,每1mSv的辐射剂量会使患癌概率增加0.0017%~0.002%[5]。
做一次胸片是0.1mSv,粗略计算,患癌率会增加0.00017%~0.0002%。
临床实践认为,50mSv的单次剂量或100mSv的终生剂量并不会引起健康风险,这是诊断影像学检查的剂量上限[6]。
所以,无需过度担心CT检查的副作用,根据病情听医生的,有必要就查。
CT辐射不会留在身体,更不会进入乳汁。
但是,确实有几种检查会通过乳汁影响孩子。
碘-131/I131或碘-123/I123(甲状腺)、铁-59(肝脏)、镓-67(脾脏),以及锶-90和钇-90(骨骼),这些核医学检查显像剂中的放射性核素会残留体内。
美国儿科学会药品委员会建议:在母体接受I131、I125、N22和Ga67后,应中断母乳喂养至少3周[7]。女性在使用I131进行全身扫描后,应停止哺乳至少4周。
相反,CT血管造影(CTA)的碘化造影剂,可从母体内迅速清除出去。
美国放射学会认为,女性接受CT血管造影剂后进行母乳喂养是安全的。
如果说从前的X片,是医生的“透视眼”,发展到现在,CT算是医生的“天眼”了:
车祸外伤、脑梗偏瘫、肺栓塞呼吸困难,从炎症到肿瘤,从颅脑到胸腹部皮瓣。
也可以通过注入对比剂或者造影剂,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分析:
病灶在哪里?有多大?密度是高还是低?
对肿瘤预先判断,淋巴结血管有没有侵犯,其他部位有没有转移。
这些都为后续治疗提供了精准的信息。
医生和你我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并没有神的存在给他们慧眼,他们需要通过检查才能对比明确诊断结果和治疗后的效果之间的差异。
而医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确定性,以及个体差异。
总会有人担心医生开了“不必要的检查”,错怪医生。
典哥想说:选择信任,才能更好地一起对抗我们共同的敌人——疾病。
绝大多数诊断性影像学检查都是利大于弊,拒绝检查的后果可能是漏诊/误诊/误治,错过疾病救治的最佳时期,造成悲剧。
特约作者:袁帅
北京协和医学院神经外科博士生
审稿专家:徐刚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