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慎之
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知名关系亲子专家
文章插图
胡慎之心理
不停地提分手 , 是应对恐惧的一个行为艺术 。丽丽又一次跟男朋友分手了 , 像往常一样 , 这一次分手也是她自己提的 。
纵观丽丽的恋爱史 , 那简直是一场互虐的关系 。
在两人关系建立的初期 , 丽丽和对方相处的比较好 。丽丽对男友比较依赖 , 但这种依赖会让对方产生一种不舒服或有压力的感觉 。
举个例子:
有时候 , 男朋友在忙别的事情 , 没有及时接到丽丽的电话 , 丽丽便开始胡思乱想 , “男朋友是不是不要我了 , 他是不是喜欢上别人了......” 。在没有得到男友的回应前 , 丽丽会陷入特别恐慌的状态中 , 她必须要男友在第一时间去证明 , 他没有背叛她 , 不会离开她 。
丽丽交往过的三个男朋友 , 都是这样被丽丽作走的 。三段感情破裂的情形 , 基本上都一样 。
文章插图
胡慎之心理
-1-
丽丽一直渴望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 但最终 , 爱情都会被她作走了 。
分手后的丽丽非常痛苦 , 在家要待很长时间 , 回避所有的人际关系 , 表现的很抑郁 。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 , 男友对她确实不错 。
为什么丽丽总是一不如意就主动跟男友提分手呢?
事实上 , 丽丽的本意根本就不想分手 , 但是 , 在那种情境下 , 丽丽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去提分手 。
很多人在吵架时 , 会经常以分手作为攻击和威胁对方的武器 。有些人进入婚姻后 , 会经常向对方提离婚 。
丽丽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 让她有这样的思想和行为?
有些人是无法承受分离的 , 这种分离包括:对方的不告而别 , 对方忙碌的时候 , 对方没有关注到自己的时候 。
分离的情形一旦产生 , 恐慌的感觉就会立刻出现 。这种恐慌感类似于婴儿时期 , 妈妈突然离开的状态 。
无法承受分离的人 , 往往都体验过类似的经历 , 这种经历是:妈妈突然离开 , 没有通知你 , 或妈妈不在的时候 , 自己遭遇了一些不好的感受 。这种不好的感受一直潜藏在内心深处 , 一个人的时候 , 这种感觉不会冒出来 , 一旦谈了恋爱 , 这种感觉就会时不时地跳出来提醒你 , “对方会不会不要我了 。”
对于一个没有自我照顾能力的孩子来说 , 每一次不告而别的分离 , 都是一次被抛弃的经验 。
丽丽害怕对方会不告而别 , 为了确定对方不会这样做 , 丽丽会用各种方式的作来试探对方 , 她希望对方是稳定的 , 待在那里的状态 , 她想要男友能及时的回应和关注她 , 她想不管自己怎样作 , 对方都不会离开她 。
丽丽会含情脉脉的看着男友 , 期待对方不会随便离开她 , 也不会随便指责她 。
一般来说 , 幼年时经历过父母对自己不告而别或自身价值被嫌弃的人 , 会特别容易把焦点聚集在对方的反应上 。尤其是内心有需求时 , 对方的反应会显得特别重要 。
文章插图
胡慎之心理
-2-
温尼科特说过:“一个温和的妈妈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 在孩子不断地提各式各样的需求时 , 妈妈都能第一时间去满足孩子 , 回应孩子 。如果有些不合理的需求(比如妈妈要工作 , 要离开 , 会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可以一起玩什么时候回来等) , 妈妈会温和的拒绝 , 并不会对孩子产生过多的指责或嫌弃 , 这就是温尼科特说的‘不带敌意的坚决’ 。”
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 , 相对来说 , 会认为自己是安全的 。
和安全型妈妈相比 , 有另外一些妈妈 , 面对孩子提出的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时 , 会产生恐慌的感觉 , 担心自己无法满足孩子 , 会非常关注孩子的情绪 , 妈妈的过度反应会显的很焦虑 , 这种焦虑会传递给孩子 , 孩子感受到了 , 会更加恐慌 。
在这样母婴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 会自然而然的认为 , 妈妈不好的情绪都是因我引起的 。
从婴儿形成自我状态的过程分析 , 婴儿确定自我是好的坏的 , 主要是通过妈妈的表情和眼神 , 也就是我们一开始所说的镜像自我 。
镜像自我是指:我们要从镜子里找到自己 。妈妈就像这面镜子 , 我们从妈妈这面镜子里找到自我 。如果我们从妈妈这面镜子 , 反馈到的是焦虑和恐慌 , 那我们自己也是焦虑和恐慌的 。
如果妈妈一直处于这种焦虑恐慌的状态下 , 并贯穿孩子整个的成长过程 , 那孩子长大后容易陷入焦虑的恐慌中 , 或认为自己是糟糕的 。
有一个来访者 , 他说:“不管我在外面遇到了多么开心的事情 , 当我回到家时 , 我都不能表现出任何喜悦的神情 。”
很奇怪 , 为什么他脸上不能有任何喜悦?
因为他的喜悦可能会给妈妈带来不安的感觉 。在他的印象中 , 妈妈一直处在一种阴郁的状态里 。
所以 , 他到家门口的时候 , 会努力调整自己喜悦的情绪 , 去配合妈妈的状态 。
有一次 , 大概是他5岁左右的时候 , 他在外面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玩的事情 , 回到家 , 他看到妈妈正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忙事情 , 兴奋地叫了三声妈妈 。那一刻 , 妈妈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 , 没有理他 。
他说 , 那时候 , 感觉自己好像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样 , 觉得自己的存在毫无任何价值 , 甚至会觉得妈妈不好的体验是他带来的 。
成年后进入亲密关系中的他 , 会不断地寻求另一半积极回应的态度 。如果没有积极回应 , 他会非常愤怒 , 当然 , 愤怒背后是恐慌和无力 。
文章插图
胡慎之心理
-3-
丽丽为什么会不断地提分手?
1. 她担心自己会被对方抛弃 , 特别在意对方对她的反应 。
有时 , 可能男友在忙别的事情 , 没有对她做出及时的回应或那刻男友转身离开不理她了 , 她的恐慌感会突然一下子冒出来 。她会重新回到幼年的情境中 , 以为对方嫌弃她 , 不喜欢她 , 不要她了 。
当这种恐慌感出来的时候 , 丽丽不想体验 , 回避这种体验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提分手 。
所以 , 丽丽在恋爱中 , 不断地提分手 , 以此来不断地试探这段关系是否稳定 , 对方能不能接纳一个不是特别好的我 。
男友正向的回应 , 正是丽丽需要的 。
如果男友的回应不是丽丽所需要的那样 , 那丽丽就会进入一种不安全的恐慌中 。她会果断地选择在被对方抛弃之前 , 先把对方抛弃 , 这样 , 自己就拥有了在一段关系中的掌控感 。
2. 在建立关系时 , 丽丽会把注意力聚焦于对方的反应上 。
有时 , 丽丽男友会沉迷在自己的事情上 , 给丽丽的回应稍微迟些 。
或有时 , 两个人躺在同一张床上 , 男友忽然翻身背对着她 , 丽丽都会把男友的这种行为理解为:对方不要我 。
一朝被蛇咬 , 10年怕井绳 。
这是一个典型的泛化问题 。泛化是一种心里防御机制 , 用以应对内心的恐惧和冲突带给自己的不适感 。
为了避免被对方抛弃 , 丽丽会在关系建立时 , 不断地寻找对方可能会抛弃她的点 。
找到这个点后 , 她会被这个点带入曾经经历过的恐慌中 , 恐慌感一出来 , 她就立刻被推行到一个婴儿的状态 。
婴儿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直接哭闹 。
真正的婴儿哭闹 , 破坏力是非常小的 。成年人进入婴儿的状态 , 并想用婴儿哭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时 , 相对来说 , 破坏力是非常强的 , 影响力差不多会毁灭这段关系 。
有一个人曾在网上问我 , “胡老师 , 我发现 , 喜欢我的人 , 我不喜欢 , 我喜欢的人自己又不敢去表白 , 所以一直处于单身的状态 , 这到底是怎么了?”
我说:“你可能不太愿意去建立亲密关系 , 因为建立亲密关系 , 会让你产生特别焦虑的感觉 。一个人的时候 , 我们不用和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建立关系 , 对自己来说 , 是安全的 。”
他想了一下 , 告诉我说:“我害怕建立关系 , 以前谈过一场恋爱 , 可惜 , 只维持了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 。失恋的感觉太糟糕了 , 简直生不如死” 。最后 , 他认为是对方伤害了他 。
3. 为什么丽丽在恋爱关系中特别容易主动提分手呢?
因为当丽丽主动提分手时 , 自己被抛弃的恐慌感就消失了 , 需要体验恐慌感的对象变成了对方 , 这就有点类似于把自己的恐慌感扔给了别人 。
此时 , 丽丽就变成了一个可以随时离开的妈妈 , 而对方就是一个无法离开妈妈 , 有可能会被妈妈抛弃的焦虑的孩子 , 也就是婴儿期的我 。
丽丽做的这些 , 是重复了幼年的一个经历而已 , 俗称“强迫性重复” 。同时 , 就是典型的情绪用见诸行动的方式来处理 。
我们之所以想去重复这一切 , 主要是想回到幼年 , 求证我们是否值得被妈妈爱 。是不是不管我做什么 , 妈妈都会包容我 , 接纳我 。
我们把幼年时的关系映射到成年后的恋爱关系中 , 用“作”的方式 , 来确定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是:对方是接纳的 , 愿意陪着我的 , 而且这种接纳是心甘情愿的 , 没有任何条件的 , 不嫌弃的或不指责的 。
在这种接纳的过程中 , 我们要慢慢地去证明 , 哪怕自己不够好 , 哪怕自己糟糕的东西出来了 , 对方还是爱着我的 , 我是值得被爱的 。当自己得到了确信时 , 创伤也就得到了修复 。
这个问题的悖论就是:真正确认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 不需要证明;而要证明的 , 恰恰是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看来 , 这个问题在自己身上 , 但如果我们意识不到 , 就会用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去证明 。不过 , 那是徒劳 , 因为理智认为 , 人是会变化的 , 今天爱 , 或许明天不爱了呢?信任 , 也就无从建立 。
文章插图
胡慎之心理
-4-
我们都知道 , 如果一个人没有成长在一段饱满的母婴关系中时 , 自己很可能会缺乏一面好的镜子 , 也缺乏和别人良性的互动 。
如果我们一直处在这种自我封闭的情形中 , 那就很难获得成长 。
虽然丽丽在关系中不断地提分手 , 不断地吵闹 , 但她还是非常在意对方的 , 包括对方对待自己的情绪 , 态度 , 表情 。
有时候 , 丽丽会偷偷地去观察对方 , 她非常敏感 。
当两个人的关系没有任何建设性的内容时 , 那这段关系中 , 毁灭性的东西就会多些 。
男友一直处于关系的压力下 , 两人之间相互的关系也是特别焦虑的 , 最终 , 在丽丽不断提分手后 , 对方可能就真的想离开了 。
男友离开她 , 并不是丽丽不够好 , 而是丽丽无意识地把对方变成了随时会被抛弃的一个人 , 逼迫他必须做选择 , 无形中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当对方真的受不了这种压力时 , 自然就转身离开了 。
在男友转身离开的那一刻 , 丽丽是真的很痛苦 , 因为自己害怕的事情又再一次发生了:果然 , 我会被抛弃的 。
有时候 , 我们一直期待的东西 , 往往会心想事成 。
这种心想事成并不是说对方会真的按照你的剧本走 , 而是我们的恐慌会不断地传递给对方 , 对方也感受到了 , 两人建立的关系也是不安全或焦虑的 , 最终 , 关系被毁灭了 。
其实 , 毁灭这段关系的不是对方 , 是我们自己 。
文章插图
胡慎之心理
-5-
不停地提分手 , 是应对恐惧的一个行为艺术 。
当我们完全地沉浸在这里面时 , 只会对关系有伤害性的作用 , 并不能真正的证明到对方对我们的不离不弃 。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到在你不断地威胁对方时 , 对方还能温和的对待你 。除非对方是你理想的妈妈 , 或者是心理医生 , 但心理医生是要付钱的 。
所以有人说:心理咨询过程 , 其实类似育儿过程 。
无法独处 , 就无力建立关系 。建立的关系 , 也是极端依赖的关系 。
【谈了6年的男朋友给我买房后提分手(谈恋爱要提多少次分手)】如果那样 , 丽丽该怎样去处理关系中发生的 , 没有及时回应的问题呢?
当对方没有接我们的电话时 , 我们瞬间陷入到那种被抛弃的恐惧中 , 此时 , 我们要做的是 , 静下心来体察自己 , 告诉自己已经不是婴儿了 。
有一个朋友跟我讲他的一段经历 , 他的朋友和他事先约好了去一个地方 ,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 , 对方还没来 , 于是 , 他就打电话 , 发现对方手机关机了 。朋友手机关机这件事 , 一下子让他愤怒了 , 责怪朋友不讲信用 , 没有时间观念 , 以后再也不要跟他交朋友了 。
对方只是没有很好的回应他 , 没有按照约定好的时间等他 , 没有给到他在关系中的安全感 , 所以 , 他会特别恐慌 , 不知道对方发生了什么 。
第二天 , 那朋友的妈妈打电话给他 , 说:“急急忙忙地骑脚踏车去约会 , 结果 , 被车撞了 , 现在在医院” 。那个朋友约会的对象就是他 。
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 , 感到特别愧疚 。他只考虑到自己无法承受 , 对方忽然之间消失的恐惧 , 却压根就没想到朋友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其实 , 朋友是非常在乎他 , 才会想骑车子赶着去赴约的 。
被恐慌的感觉占据了身心 , 缺乏理性判断 。或者等等 , 试试 , 体会下 , 这会让自己的感觉好一点 。
如果你打对方的电话 , 对方没有及时回复你 , 有可能他正在忙 , 或者在忙别的事情 , 不妨等一等 。对方看到了你的未接来电 , 会立刻回电话给你的 。你就能感觉到对方也是很在乎你的啦 。
不断提出分手 , 是为了应对自己的恐惧 , 但同时 , 是制造彼此的关系中的恐慌感 , 算是饮鸩止渴吧 , 最终毒害的还是自己 。
文章插图
胡慎之心理
< the end >
作者介绍
胡慎之 , 知名亲子关系专家 , 向日葵心理创始人 , 向日葵爸爸 。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父母的教养 , 孩子的成长》、《高情商沟通术》京东当当热销中 。公号:胡慎之(hushenzhix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