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诗集(白居易诗集)

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 。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


王昌龄诗集(白居易诗集)

文章插图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
这是陶渊明诗集中的珍品,在中国诗歌史上也同样璀璨,其艺术水平之高,相信放在任何一部伟大的诗篇前都丝毫不逊色魏晋最重玄学,尽管陶渊明不是玄学家,但他也在“言意之辩,想到他的“二顷五十亩种秫”,二万钱悉送酒家,可见酒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 。


王昌龄诗集(白居易诗集)

文章插图
归园田居(其一)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
这是陶渊明的代表作,诗中各种美好的意象:鸟、鱼、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烟、狗吠、鸡鸣……娓娓道来,生趣盎然 。岂不知天天闻此观,观此是何等单调无聊 。有幸悟出此中真谛非陶渊明诗人莫属,这才是最诗意的栖居 。


王昌龄诗集(白居易诗集)

文章插图
饮酒(清晨闻叩门)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
译文:
清早就听敲门声,不及整衣去开门 。请问来者是何人?善良老农怀好心 。携酒远道来问候,怪我与世相离分 。“破衣烂衫茅屋下,不值先生寄贵身 。举世同流以为贵,愿君随俗莫认真 。”“深深感谢父老言,无奈天生不合群 。仕途做官诚可学,违背初衷是迷心 。姑且一同欢饮酒,决不返车往回奔!”
这首诗是陶渊明看破东晋黑暗,辞官隐退之时,居住在偏僻山村,时常闭门与酒相伴,忽有一天清晨一老农提酒叩门问候,这也足以说明陶渊明归隐与邻相处融洽 。


王昌龄诗集(白居易诗集)

文章插图
饮酒(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
译文: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
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
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
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
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 。
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
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
这首诗陶渊明从上古、春秋、秦时、汉代列举了先人的事迹,以诗酒感慨为名逐利,少有像孔子那样教化育人 。


王昌龄诗集(白居易诗集)

文章插图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
这首诗陶渊明描绘出一副真正的殷勤劳作的田园风光 。充实宁静致远,虽劳累,但也期盼劳做物不负所望 。


王昌龄诗集(白居易诗集)

文章插图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
译文:
饥饿驱我出门去,不知究竟去哪里 。
前行来到此村落,敲门却难致词语 。
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赠来不虚 。
畅谈终日话投机,斟酒即饮不客气 。
新交好友心欢畅,即席赋诗表情意 。
【王昌龄诗集(白居易诗集)】感你恩深似漂母,无韩信才我心愧 。
牢记胸中如何谢,死后报答君恩惠 。
《乞食》一诗,是陶渊明躬耕生涯之一侧面写照,至为真实,亦至为感人 。这首诗不仅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且也真实地反映出陶渊明朴拙真率的个性 。


王昌龄诗集(白居易诗集)

文章插图
拟古(东方有一土)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
译文:
东方有位隐居士,身上衣服常破烂 。一月才吃九顿饭,十年总戴一顶冠 。辛勤劳苦无人比,和悦面容乐贫寒 。我欲前行访问他,清晨出户越河关 。青松生长路两边,缭绕白云在檐间 。知我特地前来意,取琴为我来轻弹 。先弹凄怨别鹤操,又奏高洁曲孤鸾 。我愿长留伴君住,从今直到岁暮寒 。
这首诗是陶渊明自嘲之作 。归隐田园虽殷勤劳作,但还是过得困苦 。不过,抚琴弄诗亦过得舒坦,一生长住此 。


王昌龄诗集(白居易诗集)

文章插图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
译文:
白发覆垂在两鬓,我身已不再结实 。
身边虽有五男儿,总不喜欢纸与笔 。
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 。
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 。
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 。
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 。
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饮酒莫论理 。
这首诗陶渊明抱怨五个儿子无一人好学,一个比一个懒,只知道玩不喜欢笔墨纸砚 。天命如此就随他们去吧,苦都在酒里 。


王昌龄诗集(白居易诗集)

文章插图
《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
译文:
我家住在城市附近,逍遥自得十分悠闲 。
闲坐在高树浓阴之下,散步也只在柴门里边 。
好味道不过是园中的葵菜,大高兴也只有稚子承欢 。
平生不肯停止饮酒,停止饮酒将会心里闷烦 。
晚上停饮就不得安睡,早上停饮就起床迟延 。
天天都想停止饮酒,停止了气血经脉将会虚孱 。
只知道停止饮酒就不快乐,不知道停止了好处多端 。
开始觉得停止饮酒是件好事,今天才真正与酒绝缘 。
从此一直这样停止下去,将停止在扶桑树生长的水边 。
清朗的脸容停止在年轻的模样,何止一千年一万年 。
这首诗陶渊明认识了平生喝酒其实也有很多不好之处,但也因平生喝酒令他变为一种习惯 。知道不好想戒酒,但又放不下酒的情怀 。后痛下戒酒,才真正领悟到原来戒酒是这么容易,身体倍棒,仿佛又回到年轻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