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从电视剧和书籍里不断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 , 故事里有一个刻画十分到位的奸雄形象——曹操 。其实曹操不仅是位军事家 , 而且还是一位有名的诗人 。今天 , 青云阅读宝典就带大家一起来赏析一下《观沧海》这首抒情诗名篇 , 了解一下我们印象之外的那个曹操 。
文章插图
《观沧海》
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 。
文章插图
一、诗歌简析
1.诗词大意
我向东登上了碣石山 , 观望着这一片辽阔的大海 。海水波光粼粼摇动着 , 山岛高高耸立在海边 。葱葱茏茏的树木 , 丰美茂盛的花草遍布碣石山 。萧索的秋风吹过 , 草木被吹得摇落花叶 , 海面的波涛也奔涌而起 。波涛似与天相接 , 那太阳、月亮似乎在这片浩瀚的大海里运行 , 而那灿烂着的星星以及银河似乎也在这片荡漾着的海面悠悠的闪烁 。实在是太庆幸自己能够一览这壮丽的景色 , 让我尽情高歌 , 来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胸怀!
文章插图
2.曹操简介
曹操是东汉三国时期魏国的掌权人 。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作为文学家 , 曹操与其子曹植、曹丕史称“三曹” , 是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 。
这首诗是曹操率军北伐 , 统一北方大业之时 , 路经碣石山所观所感之后所作的一首表达自己雄心抱负的诗 。所以这首诗是一首堪称典范的写景抒情的佳作 。下面青云阅读宝典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 在这首诗中曹操是通过哪些写作技法 , 将自己的情感志向抒发的淋漓尽致的 。
文章插图
二、曹操教你写景抒情文的4大高分秘诀
1.开篇点题
做为诗的第一句“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 在诗篇开始就点题 , 交代整个事件所发生的地点 , 也给我们交代了作者“观”时所处的方位 。
这种技巧对于我们写景文有着非常不错的作用 。
例如:以《青城山之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 可以这样开头“当车停在了青城后山的界石处时 , 我与两位朋友提起我们的行囊就下了车 。抬头望去 , 遍山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 , 隐约看见一条蜿蜒的路盘旋而上” 。
这一个开头在一开始就说明了这次是与朋友的青城山之行 。并通过我们所观视角交代了此时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山脚 。
文章插图
2.景物描写
诗的第二部分应为“水何澹澹——洪波涌起”这三句 。这三句在第一句一个“观”字的总领下 , 写了曹操极目所见的风景 。虽然诗的字数少 , 但曹操却在这有限的篇幅里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六处景色 。使整首诗内容丰富 , 并且所呈现的画面浑然一体 。
这个写法可以在我们写景作文中有所运用 。让我们写景的时候 , 不要大篇幅的集中在某一点上 , 而是要有整体感 , 让所写景物如同一幅画卷 。如果继续写《青城山之行》 , 那我们怎么运用呢?
在经过五个小时的徒步行走 , 我们终于到达了山下的古镇 。清明时节 , 古镇街道两旁的沟渠跑着山洪水 。两边的店都挂着灯笼 , 已近黄昏 , 灯笼早已经亮起了晕黄的光亮 。古镇坐落在河道的一旁 , 我们穿过古镇 , 眼前就是一座铁索桥横跨在河道上 , 下山的行人众多 , 铁索桥也随着人们的脚步摇晃着 。一眼望去 , 铁索桥的那边已经山色空濛 , 雾气四合 , 我们只得计划明天一早爬山了 。
在这一段里 , 随着我们的步伐的转换 , 所见之景也不同 , 带着读者一起游历这一片的风景 。感受了“古镇沟渠、灯笼、铁索桥、山色”这河道两岸的景致 。
文章插图
3.运用联想
诗的第三部分为“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 曹操在看到了上面所述的沧海之景后 , 内心不由得想起了更加壮阔的浩瀚宇宙 。联想到了日月星辰的运行好似在这片如同宇宙一样辽阔的大海里 。这两句所写之景并非是曹操所见的实景 , 而是他自己脑海的一片虚妄之景 。
这种联想的写法 , 跳出了时空的限制 , 把我们带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 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 。这种联想可以是时间线上的追溯过去 , 也可以是畅想未来;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由点到面的描写范围的扩大 。
仍旧以《青城山之行》写一篇文章 。看我们怎么运用联想呢?
这里庙宇众多 , 香火鼎盛 。那袅袅的青烟幻化出一个个梦 , 在那模糊不清的梦境里 , 我似乎看到张陵结庐在青城山中 , 青色长袍着身 , 淡然从容的传道 。又似乎有道士忙忙碌碌的跑过我的眼前 , 拿着扫帚清扫着石阶上的落叶 。或者在某个角落有一条白蛇静静的 , 懵懂的听着布道 , 她还不知道她未来会发生些什么 。
我们在文中由看着香火不由得联想到青城山上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如 , 张陵在此创下道教 , 以及道教的发扬 , 甚至联想到传说故事“青城山下白素贞修道” 。通过这一段联想 , 让这个青城山不仅有了此时此刻风景给我们的震撼 , 还有来自历史给我们的熏陶 。文章内容一下子变得更加丰富有内涵 。
文章插图
4.结尾抒情
诗的最后一部分为“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 。其实它是写在诗尾的一个套句 。但是其实我们也能感受到 , 作者在看到壮丽景色之后由衷而发的一种壮志豪情 。
那么 , 这种手法对于我们在写作文时 , 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呢?
当然 , 我们在写写景抒情文的结尾时 , 应该记住要表达我们的感情 , 甚至对文章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再一次升华 。
在《青城山之行》的结尾 , 如果我们运用这种方法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这一次的两日游虽然让我和朋友休息了一天 , 但内心却是十分的充盈 。不管是这里的风景还是人文都值得我用一生去记忆和留恋 。
这个结尾表达了我们对此次青城山之行的满意 , 以及流露出了我对青城山的不舍 。
文章插图
好了 , 青云阅读宝典带大家对曹操这篇写景抒情名篇《观沧海》的赏析也结束了 。那么同学们赶紧动笔 , 运用这些技法将你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游玩记录下来吧!
【观沧海朗诵(观沧海翻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