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希言
《九三年的夏天》是西班牙导演卡拉·西蒙·皮坡的自传性叙事电影,这部电影曾入围2017年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获得最佳处女作奖 。
电影的内容很简单,1993年的夏天,一个6岁的小女孩,因为父母因病去世,她被接到舅舅家生活 。从刚开始的排斥,到最后的融入,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 。
电影采用孩子的视角,既让人们感受到小女孩失去母亲的无助悲痛,也展示出融入新家庭的迷茫恐惧 。虽然影片的主题略有沉重,但是,整体色调是明快的,导演借助平淡闲散的叙事风格,运用大量恬淡的取景,捕捉到不少温情柔软的童真童趣瞬间,颇有小清新之感 。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是导演对儿时经历的追溯 。因此,影片中的细节处理很有特色,也非常有真实性 。电影刚开始,是一群小孩在玩游戏的画面,"一二三,木头人",充斥着孩子们欢声笑语 。但是,弗里达站在里面,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成熟,与周围的一切显得格格不入 。很明显,她并没有融入这个游戏 。她的孤独,让人心疼 。
今天,我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电影中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同龄孩子之间相爱相杀的双重关系,小孩和大人之间的矛盾关系,以及小孩和玩偶之间的依恋关系:
孩子之间的关系:从相爱相杀不断争宠,到和平共处姐妹情深孩子和大人的关系:所有的叛逆和逃离,其本质是为了得到大人更多的关注孩子和玩偶的关系:小小的玩偶,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
文章插图
01、孩子之间的关系:从相爱相杀不断争宠,到和平共处姐妹情深
如果家里有两个小孩,就意味着父母的注意力和爱,必须得一分为二 。两个孩子之间,也会在不经意间竞争攀比 。可是,情感本身是很难泾渭分明的,因此难免出现偏心的情况 。
①孩子间的相爱相杀,本质是因为内心缺爱没有安全感
弗里达内心想被舅舅一家接纳,因此对妹妹安娜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
"爱"的是,她和安娜年龄相仿,两人可以在一起玩耍,安娜对她言听计从,是名副其实的小跟班 。两人经常玩"过家家"的游戏消磨时间,也会一起洗澡嬉水 。
"恨"的是,安娜是舅舅的亲生女儿,在血缘关系上更近一层 。而自己,只是个父母过世寄人篱下的孤儿 。弗里达内心敏感,且自卑 。
有时候,她会刻意在舅妈面前表现,勤快地跑去菜园里摘菜 。有时候,她会嫉妒安娜,两人玩游戏时,弗里达大多处于"控制"地位,比如影片中有一幕,弗里达和安娜模仿在餐厅用餐的场景,弗里达坐着颐指气使,安娜则拿着菜单跑前跑后任凭"差遣",这大概是在弥补现实生活中爱的缺失 。
甚至有一次,弗里达深夜离家出走,她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博取大人的关注 。在她离开前,安娜问她为何要走,弗里达难过地说:"我要回家,因为这里没有人爱我 。"安娜轻轻地说:"我爱你 。"不过,这并不能阻止去意已定的弗里达 。
文章插图
可是,当弗里达真的偷偷离开后,却因为害怕夜幕下地一片黑暗,又折返回来,躲在角落看舅舅和舅妈着急地找她,大人的在乎,或许让弗里达感到被爱 。她的嫉妒,她的小心思,大人看在眼里,只是不去拆穿 。
直到弗里达的任性导致严重后果时,矛盾骤然爆发 。有一天,弗里达和妹妹出去玩,却故意没把妹妹带回家,还跟舅妈撒谎没看到妹妹 。或许,她在潜意识里,只是想让大人别再忽视自己,不料,却导致妹妹意外摔伤胳膊 。舅妈抱着受伤的安娜回来,安娜的胳膊上打着石膏,舅妈生气地对舅舅说:"她被宠溺地太厉害了,她真的是为所欲为 。"弗里达的逃离和挣扎,本质是因为内心缺爱,在生活中没有安全感 。
文章插图
②姐妹重归于好的背后,是对新家的接纳和融入
孩子之间会相互比较,来自于人类喜欢进行社会比较的天性 。弗里达会不自觉把自己和妹妹安娜对比,甚至不自觉把妹妹当作"假想敌",正是内心攀比意识的觉醒 。
弗里达并不是一个完美小孩,她敏感,叛逆,时不时还会耍些小小心机,但对于一个6岁的小女孩,我们又能苛求什么呢?本应躺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如今却不得不寄人篱下,这本不是她的错 。
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在经历了相爱相杀和羡慕嫉妒恨的磨合阶段,两个人很快就能找到最舒服的相处模式,一起成长,一起生活,形成无可替代的亲密关系 。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研究曾发现:兄弟姐妹之间保持良好关系的时间越长,心理也会越健康 。
随着时间的推移,弗里达对大人的态度,也发生转变 。当舅舅给安娜吹完头发后,弗里达自然而然地把头凑过去,让舅舅给自己吹头发,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局促不安 。
文章插图
02、孩子和大人的关系:所有的叛逆和逃离,本质都是为了得到大人更多的关注
有一首儿歌里唱道: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的确如此,在妈妈面前,孩子可以肆无忌惮地做自己,毕竟,妈妈会无条件爱自己,包容自己 。而失去妈妈的孩子,只能像一株野草般,野蛮生长,他们往往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成人的世界,比同龄人更懂事,也比同龄人更懂得人情冷暖 。
①孩子和大人的相处过程,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修行
弗里达失去父母,还没来得及舔舐伤口,便一个人来到陌生的环境中 。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她像一个负重前行的蜗牛一样,把自己封闭起来 。
弗里达的到来,对舅舅一家也是一种考验 。面对突然多出来的小孩,舅舅和舅妈其实是慌乱无措的 。毕竟,所有的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没什么经验 。如果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不管是定规矩提要求,还是做错事批评,都是理所应当的,外人也不会有闲言碎语 。可是,要是面对亲戚家的小孩,管教轻重便不好把握,要是放任惯着孩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要是严格管理,小孩难免不开心 。舅舅和舅妈就处于这样的困境中,里外不是人 。
家里增加一个"外人",并不是做饭时增加一双筷子这么简单,而是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相处模式的改变 。何况,这是一个已经有自己的想法的小女孩,她从一开始就是抗拒的,内心舍不得离开外公外婆,也不想融入这个新环境 。
文章插图
②说"不",是孩子向大人发出的"独立宣言"
当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以后,他们不仅想要表达自己的喜好,也希望掌控自己的生活 。当舅妈带她去看医生时,她不想去,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看到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会情不自禁感到害怕,因为他们害怕充满消毒水味道医院、害怕苦涩的药片、害怕冰冷的针头,也害怕那些可能引起疼痛的检查 。
大人对小孩总是有很多的限制和要求,不允许孩子碰这个,摸那个 。当孩子想要尝试却屡屡受到限制时,他们就会感到沮丧,感到对自己生活的无能为力 。在车上,弗里达把舅妈的梳子扔下车,表达着自己内心的不满 。说"不",是她向大人发出的"独立宣言"
成年人希望对自己的生活有控制感,孩子也是一样 。拒绝这些条件限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控制了当前的局面,让他们充满自豪感,更自信 。当舅妈让弗里达喝牛奶时,她内心是抗拒的,不想喝 。有趣的是,舅舅偷偷瞒着舅妈,帮她喝掉一口,两人调皮地对视 。
文章插图
03 孩子和玩偶的关系:小小的玩偶,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
①孩子对玩偶的依恋,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对资源的占有欲,是人的天性 。尤其是刚刚萌生自我意识的小孩,对自己的物品有着强烈的保护意识,不允许别人碰 。一些在大人眼里廉价的小物件,在孩子的眼里,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宝贝 。对弗里达而言,随身携带的洋娃娃,就是自己最亲密的玩具,也最重要的资源,更是彰显家人疼爱自己的武器 。
刚到舅舅家里,弗里达就骄傲地向妹妹安娜炫耀:"这些都是我的洋娃娃,你不许动!这些洋娃娃都是家人送我的,他们送我礼物,是因为他们很爱我 。"可怜的弗里达呀,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证明有很多人爱着自己,但她不知道,真正的爱,其实是不需要用物质来证明的 。越炫耀,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越稀缺 。
当她看着安娜和爸爸一起跳舞时,自己在旁边尴尬地笑笑 。心底对爱的渴望,早已写在脸上 。正因为此,她希望博得大人们更多的关注,当外公来看她时,她明明自己会系鞋带,却伸出脚,非得让外公帮她系,或许,她是在用这种方式秀优越感,同时告诉安娜:看吧,外公还是更爱我!这些幼稚的伎俩,大人看在眼里,满心心疼 。
文章插图
②玩偶本身,并不能替代大人的陪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时间表,对自己心爱的玩偶特别依恋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从一开始,弗里达就抱着自己喜欢的玩具来陪伴自己 。在陌生的环境中,一个熟悉的玩偶,给她带安全感和无穷的勇气,同时,也能安抚她的紧张、焦虑情绪 。
但是,玩偶毕竟只是一个工具,不能说话,也不会回应弗里达对它的爱,根本无法替代大人的陪伴 。
文章插图
随着影片的推进,弗里达抱着洋娃娃的场景越来越少,她开始花更多时间和妹妹玩,也开始跟舅舅舅妈敞开心扉 。
电影结尾,弗里达突然大哭起来,舅舅轻轻地把她搂在怀里,耐心地哄着 。没有缘由的哭声,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但这其实是弗里达打开心门的重要表现 。
仔细想想,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哭呢?一般而言,只有面对信任的人,才会肆无忌惮地展示自己的脆弱,发泄自己的情感,不然,只会倔强地咬着嘴唇,把所有的情绪裹挟起来 。
总结一下:
电影《九三年的夏天》是导演卡拉·西蒙·皮坡的第一部长片,所讲的故事就是她的童年往事 。电影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讲述了她融入新家庭的过程 。
她在怀念母亲的同时,也在娓娓道来:
虽然命运给了她一个悲伤的开头,但在爱的滋养下,最终还是拥有了一个温暖治愈的结尾 。
爱,是一切的答案 。
【十五夏天里的成长(3一6儿童心理学书籍)】虽然电影中并没有强烈的冲突,但正是这种平淡,反而让人觉得真实,这就是生活的滋味 。小女孩的一颦一笑,轻而易举穿透时空的距离,击中了我们柔软的内心 。
猜你喜欢